文/苏醒
时光的车轮缓缓驶过半个世纪,2025年8月31日,一场跨越五十年的重逢在平江县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温馨上演。湖南中医药大学1975届的一群老同学,在原班长、湘南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尧学的精心组织带队下,怀揣着对中医文化的炽热热爱与对老同学的深厚情谊,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
此次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产业园的创始人李穆先生正是这群老同学的同窗挚友。他们作为“文革”期间1972年恢复高考春季招考的首批大学生,自1975年秋季毕业之后,便各奔东西,为梦想与事业拼搏奋斗,至今已阔别整整50年。五十年的风雨兼程,五十年的岁月沉淀,却丝毫未冲淡他们之间那份纯真而深厚的同窗情谊。
当日的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内,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处处洋溢着热烈而温馨的氛围。老同学们带着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如同归巢的鸟儿,满怀期待地开启了参观之旅。他们先后漫步于十里石雕长廊,那栩栩如生的石雕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驻足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展览馆,丰富的展品让他们对中医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穿梭在国药园中,各种珍稀的中药材让他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馈赠;来到沿江李时珍文化广场,李时珍的雕像庄严肃穆,仿佛在激励着他们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驻足交流,眼神中透露出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深敬意。李穆先生还满怀激情地向同学们详细汇报了自己创办岳阳市古今医药研究所和立业园的初心。他娓娓道来,从最初的梦想萌芽到一步步的努力实践,再到如今取得的显著成就,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当得知研究所取得了五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还列入国家计划时,同学们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掌声经久不息。这份真诚的喜悦发自内心,毫无同行之间的嫉妒与猜忌,有的只是对老同学成就的骄傲和对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欣慰,尽显同窗之间纯粹而真挚的情谊。
9月1日,尽管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老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不畏高温酷暑,毅然决然地欣然前往曾经采药的幕阜山。那里,承载着他们青春岁月里无数美好的回忆。然而,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二峰尖的住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登索道的进出口。当大家登上一峰尖时,云雾如同轻柔的纱幔,笼罩着整个山峦,原本熟悉的采药去路也已无法找寻。同学们望着眼前朦胧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遗憾,但这份遗憾很快就被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所取代。
下午,老同学们来到平江县人民医院原教学基地进行谢恩回访。如今已更名为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以李广海副院长为首的医院领导班子六人举行了热情洋溢的接待座谈会。会上,双方代表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李广海院长详细介绍了医院50年来的巨大变化,从简陋的医疗设施到如今先进的诊疗设备,从单一的医疗服务到多元化的医疗体系,每一个变化都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他还展望了医院今后的发展蓝图,让老同学们对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期待。
会后,李尧学教授与常宁市政协副主席盘文学代表同学们向医院赠送了锦旗。锦旗上“医德传世,桃李芬芳”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表达了同学们对医院多年来培养人才的感激之情。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科普作家、全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技术与成果推广转化分会原会长李穆先生,更是满怀深情地向医院赠送了10多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书籍。他希望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智慧的知识能够为医院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助力更多的医护人员提升专业技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随后,大家还先后参观了医院原来的老院址和扩建后的新院区,看着如今宽敞明亮的病房、先进完善的设施,同学们对医院如今的规模和设施赞叹不已。
此次参观活动,如同一场温暖的文化盛宴,不仅让老同学们重温了中医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崇尚,更让阔别50年的同窗情谊在交流与互动中得到了升华。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又似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它将激励着他们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为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