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欢迎走进史飞翔读书会,共读一本经典好书。
“我走过的日月青山”孙倩颖女士诗歌线上专场朗诵会
(史飞翔读书会2025年8月29日总第46期)
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导读老师韩莉
总策划:祝宇 赵艺媛
艺术指导:赵艺媛 伊兰 孙凯
文学指导:王芳闻
嘉宾诗人:孙倩颖
晚会执导:贞礼
音频总监:相思入梦
场务监督:宋翠云
图文制作:贞礼
晚会主持: 韩莉
晚会议程
一.19:30分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有请艺媛主任: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二.嘉宾致辞
1.原陕西电视台主持人、木兰书院阅读会主席、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主任赵艺媛女士致辞(点击音频收听)
《我走过的日月青山》孙倩颖诗歌线上专场朗诵会暨七夕节活动赵艺媛主任致辞
尊敬的著名文化学者史飞翔老师,尊敬的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王芳闻女士,尊敬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孙晋平先生,尊敬的女作家孙倩颖女士,美丽的秘书长贞礼女士以及主持人韩莉女士与各位朗诵艺术家、诗歌爱好者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主任赵艺媛。
今夜星河璀璨,我们以诗为约、以声传情,共同迎来《我走过的日月青山》孙倩颖女士诗歌线上专场朗诵会,恰逢七夕佳节,更添一份浪漫与温情。首先,向本次活动的主角孙倩颖女士致以敬意——她笔下的“日月”是时光的沉淀,“青山”是心灵的守望,每一首诗都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充满温度的文字画卷。
朗诵是诗歌的第二次生命,而七夕是中国人最浪漫的文化符号。今天,当孙倩颖女士的诗意文字遇上深情朗诵,当文字里的山河草木、人间烟火与七夕的鹊桥情思相融,既是一场诗歌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传统文化与当代创作的美好碰撞。相信大家会在抑扬顿挫的声线中,读懂诗歌里的赤子之心,在七夕的氛围里,感受文字与情感交织的力量。
最后,感谢孙倩颖女士带来的诗意馈赠,感谢所有朗诵者与参与者的倾情投入。预祝本次诗歌线上专场朗诵会圆满成功,愿大家在诗与爱中,共度一个难忘的七夕之夜!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芳闻主席: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2.晚会特邀嘉宾:本月文学指导、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丝路文化院院长王芳闻女士致辞。

《以细微意像构建茶马古道的宏阔意境》(在贵州青年诗人孙倩颖西安朗诵月的致词)
王芳闻
时值八月,西安古城炎炎酷暑耐奈,40度的高温持续不断,而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和丝路文化院的同仁们,却以极大的热忱和兴趣,为贵州优秀女青年诗人孙倩颖举办了个人朗诵月,每日聆听数十位诵友朗诵带着贵州高原清新爽气的诗句,顿觉清凉了许多。尤其喜读孙倩颖的《茶马古道》组诗,这组诗迎合了我九年来北上西域,南下东南亚,西出欧洲和地中海,不断探索丝绸之路行吟诗的创作兴趣。尤其是去年春天借去贵阳参加世界华人诗会领取“世界华语桂冠诗人奖”的机会,重走了茶马古道,到达过几处古驿站,女诗人诗中描写的茶马古道上的意像,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能够沉浸式的体味诗歌中深䆳的意境,有穿越古丝绸之路的带入感。
下面我就《茶马古道》组诗谈谈感悟。女诗人
生长于贵州,热爱熟稔当地风土人情,虽然年纪青青,但写诗却也老道,对贵州地域文化茶马古道情有独钟,一遍遍去考察探索,一遍遍的寻觅发现,终于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和诗章。
《茶马古道》这组诗共二十首,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风貌、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诗句短章从小视角切入,
运用了大量独特细微的意象,如“古树”“驿站”“断道”“铜铃”“菌群”等,赋予古老的茶马古道以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古树与驿站”里,“高台老树站成一排路标,年轮里装着未寄的家书”,将古树比作路标,其年轮承载家书,把古树和思乡之情相联系,营造出沧桑而又深情的氛围 ;“菌群”中“驿站遗址在长河里,长出乳白色菌斑,像末年寄出的盐引密语,未能到达” ,用“乳白色菌斑”比喻“盐引密语”,新奇独特,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与想象冲击,使读者对驿站的历史遗迹有了别样感知。
其次,善于用隐喻营造意境,深远而开阔。作者通过对古道、群山、云雾、马蹄等元素的描写,构建出雄浑壮阔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意境。像“重构地图”中“十万大山从水纹里站起,抖落满身蹄声”,描绘出宏大的山水场景,又以“蹄声”唤起对往昔马帮穿行的联想,让读者仿若置身于绵延的古道,感受其历经岁月的豪迈与沧桑;“云雾秤”里“雀舌在篝火上翻身,称量出秦岭到南方的距离,黄昏下倒映的,背夫脊梁压弯的弧度,是古道上,最精准的度量衡”,将茶叶、秦岭到南方的距离、背夫的脊梁这些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包含地理空间又蕴含人文情怀的深远意境。
再次,女诗人深得宋词之妙,清词简句,凝练且富有张力。在用词上极简又妙,寥寥数语便能传达深刻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在“断道”中,“风雨洗劫过的隘口,银色的灵魂凝出苔”,“洗劫”一词有力地展现出风雨对隘口的侵蚀,“银色的灵魂凝出苔”则用极为凝练的表述,将岁月痕迹与神秘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茶魂入盏”里“青色的铁锅吞下霜露之时,卷曲的叶脉便蓄满雷霆”,“吞下”“蓄满”等词,使诗句充满力量感,将茶叶从采摘到炒制过程中的能量积蓄生动展现。
另外,女诗人细腻机敏的气质,其视角常常新颖而又独特。打破常人对茶马古道的描写,从微观与宏观多个视角切入。微观上,对“青石的密码”里石阶上马蹄余温、岩层里盐与茶梗的细致描写,展现古道的细腻纹理;宏观上,“重构地图”以现代视角(GPS代替指南针思南 ,重新定位驼铃的波长)与古代场景交织,拓宽诗歌的时空维度,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总之,女诗人把一腔深情都倾注在每个词语里,对茶马古道爱的深沉,写的真挚,渗透着对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先辈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如“茶魂入盏”中对贡茶坚持翻过重重山的描写,侧面表达出对马帮不畏艰难、坚守运输使命精神的赞美,诗人青春热烈的情感,在每章诗句中象汨汩山泉般自然流淌,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随着诗句的递进深入,马帮的哟喝声犹在耳边响起,马蹄敲击山路溅射的火星一闪一闪,茶叶的馨香扑鼻而来……我们一步步被引入进一条古老神秘而又生动鲜活的丝绸之路……
(王芳闻,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诗歌委员会主席,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世界诗人》杂志总编,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有请孙晋平先生: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3.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孙晋平先生致辞
孙倩颖诗歌朗诵月闭幕答谢辞
文/孙晋平
尊敬的芳闻主席!赵艺媛主任!贞礼秘书长!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诗友们:大家好!
当诗韵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沉淀,当老师的最后一声吟诵在微风中消散,我们共同见证的这场诗歌盛宴在今天已圆满落幕。
在此,我谨代表女儿孙倩颖,向所有参与、支持本次"孙倩颖诗歌朗诵月"活动的老师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致谢朗诵者:
三十个日日夜夜,大家跟随孙倩颖的诗行,穿越情感的四季。从《春日的低语》到《冬夜的沉思》,每一位朗诵者都用声音为诗歌注入生命。有人以清泉般的嗓音勾勒晨曦,有人用烈火般的激情点燃暮色,那朗诵时如潮水般涌动的诗意,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当文字与声带共振,平凡的词句也能化作照亮心灵的星辰。
致敬幕后团队:
这场诗意的传递,离不开无数双手的托举。感谢策划组在选题与编排上的匠心独具,让每次朗诵都立意出鲜明主题;感谢技术团队用音效编织的梦幻空间,使诗歌的意境突破文字的边界;你们的付出,是这场盛会最温暖的注脚。
致意特别嘉宾:
尤为荣幸在群里的各位文学前辈的点评,你们的点评如明灯,既照亮了朗诵者精进的方向,让听众领略到诗歌鉴赏的深度;特邀评论家芳闻主席的专题讲座,更让我们在品味孙倩颖的作品时,获得了多维度的审美启迪。这些思想的碰撞,让朗诵月超越了单纯的朗诵,成为了一场文学的盛宴。
致思诗歌精神:
回望这三十天的诗歌朗诵,我们不仅是在朗诵诗歌,更是在用声音重建一座精神的家园。当现代生活的喧嚣试图淹没内心的诗意,是孙倩颖笔下那些细腻的感知、深沉的思考,让我们重新触摸到文字的温度。每一天朗诵后的共鸣,每一次交流中的顿悟,都在证明:诗歌从未远离,它只是需要被唤醒的契机。
致盼未来之约:
闭幕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我们期待将这份对诗歌的热爱,转化为更持久的文化实践。真心希望读书会将继续搭建平台,让更多诗人的作品被听见,让更多灵魂在诗行间相遇。也希望今日在此萌芽的诗意,能化作各位生活中的星光,在平凡的日子里持续闪耀。
最后,让我们用孙倩颖诗集中的一句话共勉:"诗歌是心灵的呼吸,而朗诵让这呼吸有了韵律。"感谢所有让这场呼吸变得如此深沉而悠长的朋友们。愿我们带着今晚的感动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某个转角,以更饱满的诗意重逢!
主持人有请孙凯老师: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三.名家朗诵孙倩颖女士作品环节1.“金声奖”优秀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公益导读老师孙凯朗诵散文《舌尖上的平坝》
主持人有请伊兰老师: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2.西安广播电视台十优节目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常务副主任伊兰朗诵《玉兰花》《十一月》
主持人有请孙倩颖老师: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四.晚会特邀嘉宾:主题月作家贵州诗人孙倩颖女士致辞。
“我走过的日月青山”专场朗诵会致辞
致辞人:孙倩颖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诗友们:
此刻月色如水,诗心如灯。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诗歌朗诵会,当我静听自己的文字通过诸位艺术家之声流淌而出时,仿佛重新跋涉了一遍灵魂的干山万水。在此,请允许我以最深的敬意感谢史飞翔读书会,感谢王芳闻主席、孙晋平老师,
感谢赵艺媛主任、贞礼秘书长、韩莉老师,感谢读书会各位老师的精心筹备,感谢
今天到场给予支持的各位嘉宾、诗友们。今夜尤为感动的是,亲耳见证各位朗诵老师通过声音与文字的碰撞,给予了诗歌近一份的鲜活,同时也赋予了我文字羽翼的第二次创作一一是你们让这场关于“日月青山”的对话,有了穿透云端的力量!
“日月”是流转的年轮,“青山”是精神的锚点。贵州的群山是我诗歌生命的见证;群山间升落的晨曦与暮霭,是我攀越文学峻岭时,那些指引方向的灯塔一一它们共同构成我笔下的诗歌地质年谱。贵州山水、人文历史赋予了我丰富的创作灵感,这一切,最终都沉淀为对生命的勘探与朝圣。
今夜,当我的文字通过电波抵达诸位耳畔,这已不仅仅是一场朗诵会,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学仪式:在屏幕微光中,我们以诗为杖,行走于彼此的“日月青山”;以声为桥,让孤岛连成大陆。
感谢各位老师的倾情朗诵,感谢每一位在线聆听的诗友。“愿诗歌永是我们对抗荒芜的剑戟,也是抚平伤痕的月光。”山水有相逢,诗心无绝期!感谢史飞翔读书会!谢谢大家!
-一孙倩颖 于2025 年秋夜
主持人朗诵会环节有请贞礼: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五.“我走过的日月青山”孙倩颖女士诗歌线上专场朗诵会
节目单
1.贞礼《遗落的美景》《河边低飞的鸟雀》
2.相思入梦《时光》《十年》
3.芷夏《阿克苏陌上江南》
4.腊梅 《秋》
5.阳光雨《林中的露滴》
6.铃儿响叮当 《叮当》《我曾在远山看过你的影子》
7.董涛《绣一朵莲花,普净清甜》《萨塔尔琴声里的银河》
8.宋翠云《绿色的瀑布》《骑上一抹晚霞》
9.马兰花开《小雏菊》
10.平儿《此生有你》《我想去看看那山云》
11.强莉《天空的两端》《桥问》
12.寇荷驰《沙漠里的凤仙花》
13.琴海之中《夏》
14.陈莉《当风学会静止》
15.一默 《透过窗棂的光》《这风,确是入了春了》
16.琳子《思考》《遇见你》
17.紫兰《春》《我拥抱了这个五月》
六.主持人结束语及9月份作家作品诵读月预告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郭翰,民盟盟员,贵州省社科联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网评员。大学毕业,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记者六年,曾任《祖国》杂志贵州站主编,求是《小康》杂志驻市站站长、《贵阳文史》执行副总编,《贵州民族报》毕节新闻报道组组长、毕节新闻周刊主编等职,现在一家中央级媒体负责贵州工作。在《散文诗》《星星诗刊》《齐鲁文学》《贵州日报》《校园诗刊》《贵州诗人》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上百篇(首)。获得省内外征文奖30余次。
2012年获凤凰网十大写手提名,2014-2015年获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先进个人”、“优秀网评员”,2016-2018年获多彩贵州网“优秀网评员”等称号,2019年—2024年连续五年获得民盟贵州省委“优秀盟员”称号。
文章获得过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3次。
文章选入《中国诗歌地理.贵阳九人诗选》《贵州建省600年》《贵州诗人四十年》《乌蒙见证》《遵义诗歌精选》《中国乡土作家》丛书等,在多家网络媒体开设有个人专栏。
时间:2025年8月29日周五晚19:30分
地点:史飞翔读书会朗诵群
主办:史飞翔读书会 文汇书院
陕西省散文学会文艺评论委员会
陕西省社促会文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员会
协办:天下史馆 木兰书院 丝路文化院 陕西省社促会诵读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