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寒江遗骨
寒江怒涛翻涌,慕容情的话语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楚孤鸿身形剧震,孤月刀险些脱手,刀尖没入水中,荡开圈圈涟漪。
“你...你说什么?”他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婉妹的遗骸...”
慕容清影手中的明月心经突然烫手,帛书上蓝光流转,「寒江埋骨处,明月照孤鸿」十字如泣如诉。她猛地抬头:“母亲葬在何处?”
慕容情笛声忽止,重瞳中闪过诡异光芒:“姐姐跳江前对我说...‘唯有孤月刀能引路’。”她指向楚孤鸿手中长刀,“刀鸣之处,便是埋骨之地。”
无色禅师忽然高诵佛号:“慕容施主,莫要再施诡计。老衲记得慕容姑娘通晓奇门遁甲,若真葬身江底,必设机关...”
话未说完,楚孤鸿突然举刀向天。孤月刀发出嗡鸣,刀身月光大盛,竟在江面投下一道清晰的光柱。光柱尽头,江水旋转成涡,隐隐露出水下石阵。
“婉妹的九宫锁...”楚孤鸿喃喃道,“她果然...”
慕容情脸色骤变,玉笛急点楚孤鸿手腕:“休想破阵!”
但慕容清影更快——她竟纵身跃入江涡!帛书在入水刹那蓝光大盛,照亮水下奇景:九根石柱按八卦方位排列,唯缺正中一门。
“清影!”楚孤鸿毫不犹豫跟着跳下。父女二人被漩涡卷入江底,只见正中石柱上刻着娟秀字迹:
「孤鸿影清处,梅花映月明」
慕容清影手中梅花簪突然发热,簪头梅花自动旋转,正合石柱凹槽!江水突然分开,露出条甬道。身后传来慕容情的厉啸:“不准进去!”
第十四章:地宫迷情
甬道尽头竟是座汉白玉地宫。宫顶嵌着夜明珠,柔和光照下,可见壁上刻满武功图谱——正是明月心经全本!
正中玉台上躺着具女子尸身,十八年过去依旧容颜如生,眉间一点朱砂痣,与慕容清影一模一样。
“母亲...”慕容清影跪地哽咽。楚孤鸿踉跄扑到玉台前,颤抖着手轻抚女子面容:“婉妹...果然是你...”
尸身手中紧攥着一封信,火漆完好。楚孤鸿拆信时,一滴泪正好落在信纸上,墨迹竟化作朵朵梅花绽放:
「孤鸿亲启: 见信时,婉已长眠。当年惊雪下药,情儿易容,使你见我与幽冥教主相会之假象。吾发觉后假意顺从,实为查教主真身...」
信纸突然被一道劲风刮走!慕容情鬼魅般现身,重瞳充血:“姐姐到死都在护着你!凭什么!”她尖啸着拍向玉台,“既如此,都别想得到!”
地宫突然震动,顶珠纷纷坠落。无色禅师疾奔而入:“快走!九宫锁要塌了!”
楚孤鸿却死死护住尸身:“我带婉妹走...”话音未落,慕容情玉笛直刺他后心!
“不要!”慕容清影飞身挡剑,笛尖穿透肩胛。血滴溅上明月心经,经文突然变化,显现出隐藏段落:
「心经实为前朝藏宝图,幽冥教主乃废太子遗孤,欲复国...」
慕容情见状癫狂:“原来如此!姐姐竟把秘密带进坟墓!”她不顾塌陷的地宫,扑向玉台抢夺心经。
楚孤鸿突然长啸一声,孤月刀划出惊天弧光——不是攻向慕容情,而是劈向玉台底部机关!
“婉妹说过...”他泪血交加,“若遇危难,当碎玉台...”
玉台崩裂,露出下方寒潭。潭中升起水晶棺,棺中竟躺着与慕容婉一般无二的女子,心口插着那半支梅花簪!
慕容情如遭雷击:“...姐姐?”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