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南京苏保云刘绍有“废水发电”设备研发故事(八)
作者:吕云(成都)
听到田鑫对于自己生产的白酒解释,康宏的心里突然觉得,高手在民间,这绝对不是流传在历史书上的科幻记载。
至于喝上半斤白酒,两个小时之后,无法查出酒驾的这个保证。康宏不是不相信,而是绝对不相信——他时刻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一条法律和铁规。
上车坐到副驾驶室,关上车门的时候,袁俊宇还忘不了问田鑫,“田总!你表姐,尹总呢?”
“我不知道啊!估计,她也喝醉了,还在家里躺着呢!”
“没有办法给她告别啦!等她醒来,你给她说,我们去仁怀啦!”
“晚上,有时间。你们也一起过来,喝酒、聊天!”
类似这种对话,康宏不知道听见、看见过多少次。喝酒的人,良心就是好,让对方喝醉,这是他们的唯一“战斗”标准。
从袁俊宇的话语之中,康宏隐约听出,他还想同尹晓一醉方休的意思。
半小时之后,康宏把他的红旗牌小汽车开到,贵州仁怀“王川科技大厦”底楼的停车位。
按照他们提前约定好的接头地点,康宏和袁俊宇乘坐电梯来到一楼的大厅登记。然后,被引导员刷卡,乘坐电梯达到十二楼。
康宏和袁俊宇一走出电梯是,他们发现,贵州仁怀散雨科技集团公司的几个大字立在公司大门口,非常显眼的位置。潘伟和他的三位助理正在耐心的等待着他们。会议室的显示屏上写着,“热烈欢迎康宏先生、袁俊宇先生到公司光临指导”标语。
坐下后,潘伟向康宏和袁俊宇开始讲解,他的“科技酒卡”二维码。
潘伟说,这次能够从浙江杭州来到贵州仁怀,主要是贵州“茅乡酒”具有很强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如何让消费者喝到正宗的贵州茅子酒产地的白酒,是他成立贵州仁怀散雨科技集团公司的初衷。他们公司将同贵州“茅子酒协会”同仁们一起,为推动茅子酒的认证,打下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会上,潘伟重点介绍他的合作伙伴,南京苏保云科技公司刘绍有与他们公司合作的一些情况。
潘伟设想,把从仁怀售出去的白酒,全部打上每一个厂的宣传记号。只要酒友喝酒前,用手机一扫描二维码,立即就会知道自己喝的是哪一家酒厂的“茅子酒”,还会显示出该酒厂的简短介绍。
为什么潘伟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呢?康宏听到介绍之后,心里立即出现许多疑问,他说,“潘总!现在,茅台镇、泸州、宜宾这一些地区的大酒厂,全部都有自己的二维码。你专门做出,这样的地区性二维码,有哪一些好处呢?”
“康总!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我来仁怀的时候测算过,这里有上千家小酒厂,没有自己标准的二维码。一些外地白酒商家印制五十吨的商标,真正来这里装酒的估计也就不到五千斤酒。剩下的酒瓶去哪里啦?”
“这就是,‘茅子酒’销量大于贵州原产地产量的主要原因。”
“用印制好的‘茅子酒瓶’装上了其他小酒厂的白酒,以次充好!”
“哦!我明白了,你们给仁怀所有生产‘茅子酒’厂家打上,真实的烙印。对吧?”
“是啊!康总,你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
“这样做,完全可以保护各大‘茅子酒厂’的利益!”
仔细想来,潘伟的说法,合情合理。如果,这样做下去,一些大酒厂的利益,必将会得到相当程度的保障;剩下来的小酒厂,能否经得起二维码的成本考验呢?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问题,康宏看着潘伟继续说,“你们推出,这个二维码商标的成本是多少呢?”
“一张的成本在两毛钱左右!”
“是酒厂买单,还是你们公司自己买单呢?”
康宏这一问,潘伟公司推出“二维码”,这项产品的实质性问题,立即被暴露出来:一般说来,一斤白酒增加两毛钱,不算多。
每年销售一万瓶、100万瓶,甚至更多白酒的酒厂呢?他们多支出的成本,无法计算。
推理到这里,康宏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一个结论:这件事情,很难进行推广。
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傻得自己去做一些无法赚到钱的事情。
潘伟又继续解释,“我们这一套酒业二维码宣传系统,是南京苏保云科技公司直接制作的,为了推广,我们公司已经支付他们三百万的专利使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