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作者/天依
1938年10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陷入日伪军的围困。危机关头,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8名成员,毅然放弃渡河,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他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主力部队成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他们却被围困于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这一天,乌斯浑河畔这些娇艳的花朵,就这样过早地凋谢在了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八位女战士用她们艳丽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用她们鲜活的生命捍卫为了整个民族的尊严。
牡丹江,你能不能立即截流,让乌斯浑河不再湍急?因为你的女儿,已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黑土地上的怒火啊,你能不能让江水不再凛冽,因为你的女儿已砸毁了本不应该握在她们手中的枪支。呜咽的江水用殷红的襁褓裹住了8个年轻的生命,裹住了苦难的中国一段抗争的记忆。冷云——,胡秀芝、杨桂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明、李凤善——,安顺福——
牡丹江开花了,在冰天雪地的北疆,在的中华大地上,开出8朵含泪的牡丹花!八位女战士的鲜血洒在祖国的山河,辉映着今天喷薄而出的太阳,八朵牡丹已开成新中国永不凋谢的国花!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指导员冷云23岁,班长胡秀芝20岁、杨桂珍18岁,战士郭桂琴17岁、黄桂清20岁、王慧明13岁、李凤善20岁,被服厂厂长安顺福23岁。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1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