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咏竹
珊瑚(徐萱波)
破岩穿石立青岗,劲节虚怀自郁苍。
春笋含烟抽碧色,秋竿筛月泻寒霜。
临风玉骨尘难近,漱雪冰姿志更昂。
千载修篁擎宇处,一身正气凛玄黄。


菩萨蛮•咏竹
珊瑚(徐萱波)
春雷惊醒凌云志,虚怀修直真君子。
寒岁绰姿丰,伴梅又伴松。
雪蹂腰愈挺。劲节独成景。
叠影月溶溶。七贤谈笑浓。

五律•翠竹
珊瑚(徐萱波)
野径矗新筠,猗猗倍可亲。
疑分千嶂碧,欲占四时春。
郑燮诗书赞,湘妃血泪匀。
生来持劲节,不作附炎身。
简评:此诗描摩出翠竹的美好形象,回顾了古人有关竹子的故事,赞美了竹子坚贞而不附炎的优秀品质。首联写翠竹挺拔的形象,起句不凡,“矗”字彰显翠竹的雄伟苍劲。颔联写翠竹四季常青,语出奇特,生动形象,颇有气势。颈联写两个古人有关竹子的故事:郑燮有诗《竹石》赞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铿锵有力,给不同时代的读者都能传达出勇气和力量。湘妃,涉及娥皇、女英和舜帝的故事,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为了寻找南巡的舜帝,千里迢迢找到潇湘。得知舜帝死在苍梧,泪如滂沱,守着潇湘竹,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也称“湘妃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毛主席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来自于这个典故。尾联赞美了翠竹那生发劲节枝,不作附炎身的美德。结句,以竹喻人,显示了诗人与竹子一样,也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颈联为人名对仗,可宽。全诗苍劲峭拔,铺陈有序,转合自然。(点评老师:许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