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每多一分界限,便少一分烦扰。起初人不明白,以为界限是墙,将自己围困其中,隔绝了外头的风光与人情。后来方知,界限实是筛,筛去砂砾,留下金粒,使人在自己的天地里,得以呼吸一口干净空气。
我少时颇以“随和”自诩,他人有所求,我必应之;他人有所欲,我必予之。以为这般便能换得几分真心,几许情谊。谁知岁月流转,那些受我恩惠者,有的渐行渐远,有的变本加厉,竟将我当作取之不尽的宝库,任意支取。我始觉身心俱疲,如负千钧,行路亦难。
后来读书明理,又经世事磨洗,乃知设定界限并非冷酷,而是自爱;坚守原则不是固执,而是清醒。于是我开始说“不”,拒绝无理之请,远离消耗之人。初时颇有不安,仿佛自己成了薄情寡义之徒。但久而久之,竟发现身边非但没有空荡,反而清爽许多。那些真正知交,不但不因我的界限而疏远,反倒更加敬重;那些虚情假意之辈,则如秋叶般自然飘落,不必惋惜。
世上多有精于索取之人,他们如同暗流,不知不觉间将你的精力时间席卷而去。又有永远将自己放在首位的,与他们相处,你永远是垫脚石,是过河桥,用毕即弃。这些人与事,初时或许戴着各种面具出现,或为知己,或为至交,然你的界限便是照妖镜,令他们现出原形,无处遁形。
我常常想起一位旧友,当初何等亲密,同行同坐,无话不谈。后来我因事忙,未能随传随到,他便渐生怨怼,终至形同陌路。初时我尚自责,以为是自己冷淡所致。后来才悟出,他看重的原非我这个人,而是我随叫随到的便利,有求必应的慷慨。筛去这般人情,何损失之有?
人非为了迎合他人期待而活,亦不必讨好任何人眼光。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如同天上的星,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光华。勉强融入不属自己的圈子,犹如强求方枘圆凿,不但徒劳无功,反伤了自己本来面目。
“哪怕无人鼓掌,我也要活得漂亮。”此言极是。活着原不是为了他人的喝彩,而是为了自己的心安。设界限,守原则,不是要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要给自己辟一方净土,在这净土上,种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不仰他人鼻息,不惧外界风雨。
如今我学会了在交往中有所取舍,不再来者不拒。筛去的,是虚情假意;留下的,是肝胆相照。生活因此变得简单而充实,如同秋日的天空,虽不如春夏繁茂,却明朗高远,自有其韵味。
界限之道,实是自爱之道。敢设界限,能守原则者,非但不孤,反而能在浮世中守住真我,在喧嚣里听得清自己的心声。这般活着,才不愧对此生。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