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安全第一
可有人驾车时车还在行驶
驾驶人却处于“睡眠状态”
双眼处于“关机模式”
长途驾车
容易使人犯困
需要特别提防“疲劳驾驶”
2025年8月20日,遵义高速交警二大队接群众报警称:“其驾驶的车辆在榕江往仁怀的路上团溪服务区附近发生了交通事故,请出警。”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与驾驶人刘某取得了联系,为了安全,驾驶人在发生事故后已将车辆行驶到了水洋湾服务区,于是通知驾驶人到中队处理。 
经进一步调查得知,驾驶人刘某驾驶苏E牌号小型普通客车,沿施播高速公路由余庆往遵义方向行驶,18时15分许,当车辆行驶至遵余高速公路103公里上行路段时,因驾驶人连续驾驶了3个多小时,驾驶人睡着了,就在一刹那车辆与左侧护栏发生了刮擦,幸好车辆速度不快,没有人员受伤。 
|
疲劳驾驶的危害
1、反应能力下降
长时间的驾驶和缺乏充足的休息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下降,反应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的情况下,疲劳驾驶者往往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
2、抑制判断能力
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能力,使其过于自信或者自卑,无法正确评估交通状况和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这种判断能力的降低对驾驶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减少反应时间
疲劳驾驶者会出现反应时间延长的情况,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在事故发生前做出充分的反应,甚至可能无法避免碰撞或追尾事故。
4、注意力不集中
长时间的驾驶和缺乏休息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错过其他车辆的变道、变速等行为,从而无法做出相应的反应,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睡着驾驶
在极端情况下,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入睡。这样的情况下,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增加了发生严重事故的风险,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疲劳驾驶的预防措施
1、充足的休息
驾驶前需要确保充足的休息,尽量避免疲劳驾驶。一般来说,每隔2小时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20分钟以上可以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2、分段驾驶
如果长途驾驶无法避免,可以考虑分段驾驶。将长途旅行分为若干段,每段之间休息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3、定时休息
在驾驶过程中,可以定时设置提醒,在规定的时间内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和大脑的状态,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
4、合理安排行程
在规划行程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行驶时间,不要过分追求速度,保证自己的状态和精力充沛,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5、交换驾驶员
如果有同行的人员,可以考虑交替驾驶,这样可以使驾驶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
遵义高速交警二大队提醒广大驾驶人朋友:
行车安全容不得丝毫松懈,
驾驶员应始终将“不疲劳驾驶”牢记于心,
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出行安全。

来源:遵义高速交警二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