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改革热土,启湾区新程
——中山市调研活动体会
谦 和
在生机蓬勃的三月,我作为厅退休老干部学习委员之一,有幸与40余名老同志一同前往中山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调研活动。此次行程以“触摸湾区脉动,传承改革精神”为核心,通过实地走访科技创新前沿阵地、生态治理示范区域与人文精神传承之地,我深刻感受到中山市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展现出的澎湃活力与无限潜力。以下是我此行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一、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焕新
在火炬开发区联速科创园,百米高的玻璃幕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片由“工改工”腾挪出的44亩土地上,一座10.4万㎡的现代化园区拔地而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集群在此汇聚,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了解到这里从曾经的低效工业区,蜕变成为如今每平方米产值提升300%的创新高地,老同志们无不感慨:“中山在土地集约化利用上的创新解法,为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宝贵思路。”
走进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拿地即动工”的“新区速度”令人惊叹。展厅内机械臂精准作业,展现着智能制造的魅力,窗外深中通道建设工地的塔吊林立,勾勒出湾区发展的宏伟蓝图。一位女代表指着智能仓储模型兴奋地说:“20分钟直抵深中通道,这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中山稳稳成为湾区‘智造走廊’的关键节点。原省海洋与海业厅老干部老殷即兴赋诗歌:"改开"二度吹春风,振兴乡村气势雄。营造智能大产业,翠享故里展新容!
二、践行绿色发展,生态治理显效
翠亨湿地公园的红树林如一条蜿蜒的绿色绸带,延伸至大海。漫步在栈道上,讲解员介绍道:"通过湿地修复,这里的鸟类种群增加了40%,这片'生态绿肺'每年可固碳2000吨。"看着滩涂上弹涂鱼欢快跃动的身影,一生致力于海洋工作的老同志激动地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幕:"从过去的'向海要地'到如今的'为海留白',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是对生态文明的坚定守护。"
三、古贤思想引新潮,文旅兴村展新颜
在雍陌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结玲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这位扎根文旅战线多年的女干部,身着上黑下白朴素青年装,大大方方,讲解时眉眼含笑,吐字如珠落玉盘:"我们以郑观应故居为核心,打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维研学体系。"当她打开手机展示2019年故居修缮前的影像——斑驳墙体与如今光鉴照人的蚝壳窗形成鲜明对比,现场响起阵阵惊叹。有老同志感慨:"将《盛世危言》'工以养生,商以富国'思想,转化为'文旅兴村'的实践,这是古为今用的典范。"
行至"恂裕堂"家训展厅,吴书记轻抚《盛世危言》仿本,讲述自己职业转型:"从文旅起点,再到驻村第一书记,每次转变都让我更深体会书中'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深意。"她特别指出《商务》《铁路》等篇章:"郑观应早在1880年代就提出'商战救国'理念,我们开发的香山古道研学项目,正是这种思想的当代延续。"电子屏上,书中"欲攘外,亟须自强"的金句与深中通道建设画面同框,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村口"阳光议事亭"里,村民们正讨论民宿改造方案。吴书记介绍道:"我们设立'文旅议事日',把《盛世危言》'通民情、参民政'的主张,转化为'村民点单-专家接单-政府买单'的治理模式。妇女代表们捧出"郑观应家训刺绣"文创样品时,现场掌声雷动:用非遗手艺传续改革精神,这才是活态传承!
四、传承红色基因,改革精神永传
中山温泉宾馆的《一路春风万象新》主题展,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改革开放的起点。1980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山温泉宾馆”六个大字,依然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港澳同胞投资的第一块砖石,留存着开拓者的勇气与决心。触摸展柜中的老式电话机,仿佛能听见改革开放“开山炮”的轰鸣声。退休干部们驻足凝视,热烈讨论:“这座被誉为‘中国酒店业黄埔军校’的地方,正是‘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宾馆附近,有一块镌刻着“不走回头路”的巨石,那是邓小平同志留下的时代强音。1984年1月28日,邓小平登山下山时,面对山路难行,随行人员建议原路返回,他坚定地回应“不走回头路”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指眼前下山的道路选择,更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不走回头路,意味着要远离闭关锁国的老路,面向世界开放;意味着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前行之路布满荆棘,“不走回头路”是冲破一切阻力的强大信念。
我们老干部们纷纷在巨石前合影留念,大家都感慨万千。回首往昔,中国从曾经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困境中走出,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招商引资,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走回头路,就会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要传承和弘扬这种“不走回头路”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地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五、银龄贡献力量,余热生辉闪耀
此次调研特别设置了“行走的微党课”,在红树林边、科创园中开展现场教学。本人身为原海洋测绘老兵即兴赋诗:“白发犹怀少年志,智谷湿地皆课堂。”女代表们在雍陌村的“榕树头讲堂”与返乡创业的女青年亲切对话,当听到“90后姑娘通过直播带货让香云纱走出国门”的故事时,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返程途中,老干部们自发组织了“车厢论坛”。原规划专家提出“建立跨代际创新智库”的建议,妇女代表倡议“组建银发志愿者讲解队”。这些充满智慧与热情的讨论,正是此行最好的注脚——改革精神永不褪色,先锋本色历久弥新。
六、感悟与建议:
(一)创新传承机制
建立“老专家+新园区”结对帮扶制度,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智库资源,助力园区创新发展。
(二)深化生态赋能
推广翠亨湿地“生态银行”模式,积极探索GEP核算体系在旧改项目中的应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活化文化基因
精心打造“改革精神研学线路”,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盛世危言》廉政教育VR课程,让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释放银龄价值
设立“湾区银发人才工作站”,搭建常态化平台,鼓励老干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湾区发展贡献银发智慧与力量。
两天的调研行程虽短暂,但中山大地上跃动的创新脉搏、深厚的人文底蕴、秀美的生态风光,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们将继续秉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年3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