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六十二)
——淝水:虚实之间的人性
□ 童 年(安徽)
风声在草木里练兵法
谢安以八万兵甲
把苻坚的百万旌旗
泡成河底的泡影
浪涛复述着:
有人借风声筑壁垒
有人被自己的影子绊倒
水纹里,胜负在打转
最终都成了渔樵的笑谈——
淝水在流
唯有河心的漩涡,懂得
虚与实,原是同股水流的
两面
淝水。剑影。棋声
雾锁十万营帐
谢安的眉峰,压着半壁河山
苻坚的百万马蹄
陷进民心的软泥
风过,草动皆是兵
淝水在流
水逝留痕
绘就一页浸血的史记
淝水是道墙,隔开
真实与虚幻,却又让人迷茫
谢安的棋,像个永远的谜
没人知道,下一步的方向
苻坚的大军,像群迷路的羊
在雾里,找不到光
“草木皆兵”——
是心里的恐慌
把影子,连同风声
都看成了敌人模样
淝水在流
却冲不破这堵墙
淝水的浪是不羁的精灵
在时光里,唱着自由的歌
谢安的冷静是不灭的火种
烛照,黑暗里每一个黎明
狂傲的苻坚是转瞬的泡沫
破碎在现实的岩石上
无声无息
“以少胜多”是永恒的哲学
信念,能战胜一切阻隔
淝水在流
像支流传千年的谣曲
唱出智性与勇气,还有
希望的传说
将军岭下的淝水
在晨光里沐浴
像串珍珠,挂在淮河的胸膛
谢安的棋声
飘在林间
与鸟鸣,织成宁静的大网
苻坚的百万大军已成过往
只剩薄雾,在河面轻轻摇晃
我站在岸边,感到心
特别敞亮
淝水在流
清澈又坦荡
历史的故事,早已遥远
却在风里,轻轻回响
淝水是块石碑呵,镌刻着
胜与败,却看不清字迹
谢安的手,捏过棋子
也捏过,千万人的呼吸
苻坚的宝剑,劈过风浪
也劈过,自己可悲的结局
八公山下
芦苇在岸边弯着腰
像在,对着所有亡魂行礼
淝水在流
把碑上的汉字
泡成了,带泪的古诗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