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真正改变我们的命运?有人说读书能改变命运,有人说勤劳能改变命运,也有人说选择能改变命运。过去我对这些答案或多或少都点头认可,直到这次回国,跟在我大哥钦哥身边的这段日子,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最让我庆幸的不是他单纯教我一些方法和技巧,而是他一直把我当弟弟一样对待,不只是传授经验,更多的是把我带进了他的圈子。
过去我也写过钦哥的优秀,但那时我更多是和他身边的一两位朋友偶尔接触,真正的圈子我从未进入过。而这一次,当他真正把我带到那个圈子时,我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圈子改变命运”。震撼、感慨、甚至是对比的刺痛感接踵而来。
在那个圈子里,我更直观感受到“富人相互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赞美身边的人,哪怕对方比自己小,比自己弱,他们依旧愿意放大优点。他们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托举感”,你在他们身边时,会感觉被尊重、被看见、被认同。而这和我过去接触过的许多普通环境截然不同,很多人习惯“踩人”,习惯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甚至是以看别人笑话为乐。可以说,那种氛围本身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完全不同的。
更让我震撼的是潮汕人的凝聚力。他们就像一个整体,几乎没有人单打独斗,更多是抱团协作,汇集各方资源把事情做到极致。这让我再次联想到二八定律,他们就是那百分之二十中的人,而更准确地说,他们甚至是那百分之二十中的百分之五。精英中的精英,商界、政界、学界的人物都在里面,每一个都是真正有成果、有故事、有底气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学到的不只是他们的财富,更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格局远远大于常人,胸怀足够宽阔,哪怕手里有无数资源,依旧谦卑待人。他们对信息的掌握超乎想象,哪怕一个简单的行业变化,他们都能比别人快几步洞察到。那种“信息差”一旦结合他们的资源和人脉,几乎就是天然的财富裂变器。而这些东西,单靠一个人再怎么勤奋,再怎么埋头苦干,是根本难以拥有的。
所以,我才彻底明白:读书能改变命运,其本质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读书把你带进了新的圈子。勤劳能改变命运,也是因为勤劳换来了更高阶层的接纳与认可,从而有机会进入新的圈子。至于选择,选择的本质也是在为自己争取进入更优质的圈子创造条件。换句话说,读书、勤劳、选择,这些都只是进入圈子的途径,而不是命运改变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关键,在于你最终能进入什么样的圈子,以及能否在那个圈子里扎根、成长。
钦哥用行动让我明白,富人买房看的是邻居,而不是房子本身,回到原点包括这次海外要启动的这个项目也是住在深圳湾壹号钦哥的邻居所给分析才做出的决定。因为邻居代表圈子,圈子就是你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能量场。优质的邻居,意味着你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向上的,是互相成就、互相托举的;而劣质的邻居,你可能每天都被拖拽在琐碎、算计、内耗当中。我们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其实背后的逻辑就是,近邻就是你最真实的圈子。
我也更加庆幸,钦哥愿意带着我。他让我进入了一个原本自己靠个人力量根本无法触及的环境。说句现实又刺耳的话,如果没有人带,你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圈子。就拿我来说,如果不是钦哥带着我,谁会理我?谁会尊重我?他们之所以给我尊重,更多是出于对钦哥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一旦被建立,我才有机会逐渐被圈子认可。
回顾我的人生轨迹,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不断进入新的圈子,每一个新的圈子都把我推向了更高层级。有人会羡慕成果,但往往忽略了成果背后的支撑系统。真正决定成果的不是单一的勤奋或机遇,而是人品、认知、智慧、信息差、资源、人脉、格局、胸怀、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而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你所处的圈子。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如果长期处在内耗的圈子里,可能一辈子都发挥不出真正的价值。反过来,即便一个人并不完美,但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圈子,被不断托举、不断提升,他也能越走越高。这就是环境与人之间的力量差异。
今天来我跟他们来到了潮汕,让我又一次想起李嘉诚那句话:“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句话在我心里引起了极大的共鸣。一个人的命运,其实不在于他来自哪里,而在于他最终在哪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环境。家乡可能给予我们根,但圈子才给予我们未来的枝叶与天空。心安之处,往往就是你被圈子认可、托举和成就的地方。
也正因如此,我愈发看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大多数人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一直困在错误的圈子里。他们被裹挟在彼此的攀比、算计、嫉妒和互踩中,哪怕偶尔有天赋的火花,也会被扑灭。而少数幸运的人,有人带着跨入新的环境,从此眼界不同、资源不同、结局自然也不同。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命运其实只看你能否进入好的圈子?某种意义上,是的。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一点:圈子不是被动等来的,你必须先让自己配得上被带入圈子。一个没有人品、没有信任度的人,就算被带进去,也会被迅速排斥出来。换句话说,圈子是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而你个人的修炼和积累,则是圈子选择你的前提。
然而,在现实里无数人依旧在做着自我感动的游戏。他们拼命读书,却只是为了拿文凭而不是提升格局;拼命勤劳,却只是在低层次内耗中消耗生命;拼命选择,却永远只是在小圈子里做出看似重要的决定。然后一辈子抱怨命运不公,却从未意识到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一双把他们拉入新圈子的手。更可笑的是,很多人甚至拒绝被托举,因为他们害怕付出代价、害怕被看见真实的自己。到最后,他们守着所谓的“自尊”和“勤劳”,活在自我感动的幻象里,安慰自己命运已尽。殊不知,他们真正失去的,是一整个原本可以翻转命运的机会。
命运,归根结底是圈子。圈子托举自己,我才能往上走;圈子限制自己,自己再怎么挣扎也难以突破。而现实生活中,就是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追问“为什么我命运如此艰难”,却从未意识到答案就一直在他们身边的圈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