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小小说)
文/张光明
人事局长孙世安
从儿子手里接过录取通知书,激动得眼泛泪花,喃喃自语:“这可是985名牌大学啊!祖坟上冒青烟啦!”
是啊,在孩子的教育上他确实倾注了洪荒之力。年近四十方才得子,能不宝贝?上小学的时候,尽管生活不富裕,他还是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宁肯自己顿顿馒头就咸菜,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次,陪局长考察乡镇领导班子,临离开的那天晚上,一位送行的副乡长偷偷塞给他一张购物卡。什么意思?他心头一惊,怕被烫着似的不停地摆手躲闪。
副乡长神秘一笑:“孙科长,这有啥?抽盒烟,喝壶茶的事,都这样!”
收下购物卡,孙世安好几天睡不安稳。一个月过去了,啥事没有,才放心了。孩子上了初中,他开始为孩子请家教。家教每小时几百上千元,细细算来,令人头皮发麻。好在有诸多“朋友”帮衬,算是闯过来了。上了高中,请家教的花费更是令人咋舌。这几年,在仕途上他也是顺风顺水,从科长升到副局长,三年前又坐上了局长宝座。“朋友”们在经济上接济他,他则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的晋升搭梯子,投桃报李的道理小孩子都懂。如果说第一次还觉得有点惶恐,渐渐地,到了后来,就像进菜市场买菜一样自然了。机关里搞反腐倡廉教育,他也曾在内心反省过,风雨过后,一切照旧。如今,孩子考上大学,自己也快退了,为万全起见,决心与“朋友”们来个“了断”。
想到这里,他拿起手机,打了一圈电话,二三十号人,约定好晚上鸿宾楼见。金碧辉煌的鸿宾楼前灯火通明,顾客盈门。孙世安一家三口站在大理石台阶上喜气洋洋地拱手迎客。
宴会厅内,水晶吊灯洒下璀璨的光芒,映照在客人们的笑脸上。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香气四溢。孙世安右手握杯脚,左手轻扶桌沿保持身体轴线。
“……犬子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除了他自己的奋斗,自然也离不开诸位的解囊相助一一”
就在这节骨眼上,背后不知谁喊了一声“纪委来了!”
这一嗓子振聋发聩!
只见孙世安手里的酒杯滑落在地上,“咔嚓”一声摔得粉碎,茅台酒洒了一地。他两眼呆滞,头冒冷汗,渾身颤抖着就要倒下去。人们赶紧过来扶住他。
“啊呀,这是怎么啦?”人们面面相觑。老婆儿子更是吓得脸色惨白,手足无措。
医院急诊室里,大夫收起听诊器,缓缓地安慰道:“放心吧,没大事,只是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啥意思啊?
大夫看出了人们的疑惑,笑笑说:“范进中举的故事听说过吧,赵本山范伟演的小品看过吧?范进中举,范伟中奖,中魔抽疯都是应激反应,明白吧?回去把心情调理调理就好了!”
人们恍然大悟。
第二天,孙世安敲响了纪委书记的门。
后来,人们才弄明白,那天是餐厅经理跟临桌的顾客打招呼:“几位来了?”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