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山缘录·卷五·镜月长圆》
第廿一章:书院星辉映旧痕
新来的教书先生姓郑,总在黄昏时对着书院那面古铜镜出神。这日他批改课业至深夜,忽见镜中映出不是自己容颜——竟是个束发道士,正于灯下绘制星图。
“先生也看见了?”银铃端着桃花糕进来,腕间银铃轻响,“这镜子里啊,住着前世今生。”
郑先生接过糕点,咬下时忽觉满口星河璀璨。恍惚见自己披七星道袍,与镜中人对弈谈玄。再定神,唯有糕屑落满《山海经》笺注。
次日授课讲“精卫填海”,窗外突然飞进一对翠鸟,衔来珊瑚枝摆在镜前。双生子中的姐姐拍手笑:“是东海鲛人送来贺礼哩!”郑先生俯身拾枝,指尖触及处竟浮现鲛文——邀赴明月初升时的海市。
第廿二章:海市蜃楼续前盟
月夜驾舟往东海,银铃的银镯化作引路月光。雾中现出蜃楼:不是寻常市集,而是瑶台仙宴。鲛人女王执壶斟酒:“星君可记得?千年前在此与瑶光仙子对酌。”
郑先生饮下琥珀酒,前世记忆如潮涌来——原是玄真与北斗星君在此论道,瑶光偷尝佳酿醉倒星河。酒醒时三人共立誓约:纵经轮回劫波,必重聚于东海月圆时。
忽然波涌浪翻,玄冥残魂竟附在蜃气中扑来:“师兄好狠心!独忘了我这师弟!”郑先生以桃花枝相迎,枝头绽出七星光芒。原来西王母将玄真元神寄于桃核,专为镇此孽缘。
第廿三章:三生石上补星图
鲛人取出溯光镜照向虚空,现出幽冥三生石景象。石上星图残缺处,正是当年瑶光碎镜留下的缺憾。
“需至情泪补之。”女王看向双生子。两个孩子指尖相触,泪珠滚落镜面,竟化作星光补全图阵。石中浮现北斗瑶光身影,含笑递出一面玉镜——正是西王母珍藏的“同心镜”。
镜光交融时,郑先生额间显出星纹。往事分明:他确是玄真转世,西王母特留其记忆封存,待星图圆满时方解。
第廿四章:桃李春风映月明
归途遇暴风雨,舟将倾时忽见岸上桃林发光。双生子携手吟唱童谣,桃枝尽数化作渡桥。回到书院时,满院桃树一夜结果,熟透的桃子落地成酒,香飘十里。
郑先生醉卧镜屋,见镜中走出故人。北斗执棋,瑶光煮茶,玄真抚琴,竟是他前世最盼的景象。银铃在窗外轻笑:“这下可好,一屋子神仙哩。”
晨起时发现讲堂铜镜多了道裂缝,中有桃花绽出。学生们传说:郑先生教的《诗经》,总会引来蝴蝶停在“死生契阔”那句上。
第廿五章:镜月长圆照千秋
百年后的云梦山,书院扩建了三回,仍用着那面古铜镜。新来的学生总听先生说:月圆夜背《关雎》,能见镜中有人共读。
有个小女孩不信,偷藏到深夜。果然见镜中现出奇景:四位仙人围坐弈棋,双童子在桃树下追逐流萤。忽有雀精衔来新糕,鲛人捧出珊瑚杯。
她惊呼出声,镜面涟漪过后,只剩她自己的惊讶面容。低头却见案上摆着块桃花糕,咬一口,满嘴都是星月的清甜。
下山时遇见郑先生的后人,捧着族谱给她看:泛黄纸页上画着面古镜,旁注“镜月长圆处,即是吾乡”。
尾声: 而今云梦山旅游指南必提“镜观奇景”:若在清明雨日访书院,或可见铜镜蒙着水汽,镜中桃瓣却永不沾湿。学者说是特殊涂层,老人却抿嘴笑:“哪是涂层?是星君怕娘子瞧见白发哩。”
最深处的镜屋仍锁着,但每年腊月总有桃花从门缝探出。冬雪覆上时,花瓣会排成星图模样,山民说是神仙在算春信。
(全传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