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片上的血色记忆与心灵震撼——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金英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广大党员爱党爱国情怀,强化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8月29日下午,洛南金融监管支局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在洛南金江广场6楼一号观影大厅观看《南京照相馆》。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光影交错间,我们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礼,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一间照相馆,映照一座南京城的兴衰;一部银幕悲歌,承载一段不容忘却的民族记忆。影片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行径、血腥残酷的历史真相直面呈现在观众眼前:鲜活的生命在刽子手的屠刀下任人宰割,就连襁褓中的婴儿也未能幸免。时至今日,日本极右翼势力仍在刻意回避、扭曲这段历史;而我们身边,仍有人以游览富士山、品尝日式寿司、身着日本和服为荣,却不曾回望先辈曾遭受的非人折磨。我们没有资格遗忘国仇家恨,更没有资格替先辈选择原谅。

走出巨幕放映厅,我的心绪如江水翻涌,久久无法平静。同行的一位五十八九岁的大姐,一手牵着孙子、一手拉着孙女,三人早已哭成泪人。她哽咽着对孩子说:“日本人的暴行太残忍了,咱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绝不能让悲剧重演。”同事也喃喃自语:“这样的电影该年年放,警醒我们别沉溺于安逸,别忘记昔日的屈辱。”
1937年12月的南京,曾是巷陌烟火缭绕的人间。编号1213的中华邮局职员苏柳昌,骑着单车走街串巷投递邮件,即便在人流逃难中仍坚守着最后一份职责;林毓秀在戏台上编织着自己的影星梦;贡院街吉祥照相馆的金老板,正忙着为街坊邻里定格生活瞬间。然而,12月13日这天,侵略者的枪炮声撕裂长空,坦克轰鸣着碾至城墙下,市井的生机瞬间被浇灭。硝烟弥漫中,屠杀四起,古都南京坠入无边炼狱,日本军国主义的一桩桩、一件件反人类暴行,就此展开。
影片以沉痛的南京大屠杀史实为根基,将镜头精准聚焦于吉祥照相馆,以及在此命运交织的普通人:阿昌、毓秀、宋存义与金老板一家。他们的聚散离合构成了影片的叙事主轴,更在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勾勒出普通人灵魂的剧变——从求生无门的惶恐,到痛彻心扉的觉醒,最终实现精神的蜕变与灵魂的唤醒。
影片中无论是化名“永泰”以求自保的邮递员阿昌,容颜美丽、心怀星梦的林毓秀;还是惶恐躲进地下避祸的金老板一家,从战场侥幸脱身、藏身皮箱潜入照相馆的宋存义,在屠刀高悬、枪口对准自己的那一刻,他们卑微的生存愿望,终究在逃亡中幻灭。阿昌从“苏柳昌”到“永泰”的名字祈愿,没能阻挡死神的脚步;毓秀虽在众人的鲜血庇护下幸存,身心却被魔鬼肆意践踏;金老板一家连同承载无数记忆的照相馆,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宋存义则用生命守护了象征反抗的城墙砖块。
影片中邮差阿昌、戏子毓秀、照相馆金老板,本都是只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最初聚在照相馆这方寸之地时,他们所求不过“活着”二字。可当为日军洗印照片时,他们亲眼目睹了百姓与亲人的惨状——那些记录日军烧杀抢掠的画面,那些遍布护城河、广场、街头的三十万平民遗骸,像一把利刃划破了日本人的伪装,暴露了侵略者伪善面具下的狰狞。所有的侥幸瞬间崩塌,血淋淋的影像成为最残酷的觉醒:与入侵者“我们不是朋友”,个人的苟活已毫无意义,唯有投身救亡图存的洪流。从这时起,几个普通人的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他们悄悄约定:谁能逃出城,就把真相传出去,让更多人看清日军的真面目。
影片中城墙砖块砸向日军的头颅,显影液泼向记录罪恶的相机镜头。即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群曾经的陌生人,最终合力护住了那些凝固着滔天罪行的血色底片。苏柳昌得到两张出城通行证,众人决定抓阄定归属,金老板的妻女幸运抽中。临行前,他们提议拍张合影,照片拍完,金老板笑着说让大家“日行千里”,随即一张张扯下客人们拍照时用的布景——“唰”的一声,是北京故宫;再“唰”一声,是天津劝业场;“唰”“唰”“唰”,上海城隍庙、杭州柳浪闻莺、武汉黄鹤楼……那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山河,是祖国本该有的模样。可镜头转瞬切换,尸骸与断壁重叠,锦绣河山早已被侵略者的铁蹄踏成碎瓦残垣。此刻,他们的抗争早已不止是复仇,更是向世界昭告屠城暴行、为审判侵略者留存铁证的壮举。他们以微弱身躯点燃反抗的火种,也用生命定格了历史真相。
战火已熄八十八载,惨痛的历史教训却从未远去。放眼当下,局部战争仍在荼毒生灵,城市在硝烟中倾颓,鲜活生命在暴力下消逝。《南京照相馆》的意义,早已超越南京这座城、跨越国界,它奏响的是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悲怆交响。
影片尾声,幸存者林毓秀与老金家的遗孤——以“金”“林”二字暗喻“金陵”的新生儿,在人群中见证历史的判决。他们是血色劫灰中挣扎生长的嫩芽,承载着古城不灭的血脉,更孕育着重生的希望。

漫步回单位的路上,“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句话在我心中反复回响。我又想起影片里金老板给大家拍照时说的吉利话:“喜得贵子,人丁兴旺”“英姿飒爽,保家卫国”“阖家团圆,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那是先辈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更是我们如今必须守护的珍贵幸福。
我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亲眼见证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也深知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免受欺凌,才能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尊严。《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作为金融监管工作者,我将从影片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岗位,以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金英伟,"老山铁骆驼",陕西洛南人,生于1965年8月,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经济师职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139师战士,1985年一1986年在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悬崖峭壁陡坡淤泥山路上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圆满完成一线军用物资护送任务,一天来回2- 3次,最多6次,曾被解放军《猛进报》以题为《老山铁骆驼》报道,个人荣立二等战功,现就职于洛南县金融监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