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望秋华
作者:听雨
立秋之后已经有了二十多天,就连三伏天出伏的日子都过去了十多天,这见天里的高温就没有缓下来过。每天从早晨到晚上,感觉就像在烤箱里一样,外出感受着日头无差别释放着火辣辣的光炎,通体只觉着热剌剌的酷温难耐。
通常秋日里总是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而这立秋后,就没有怎么有感地受拂过那习习清风。经过一季盛夏高温的灼烧,秋风,似乎被还没能回过神似的天地给困住了样的。从窗户里看外面的树叶,一叶叶懒洋洋地滴里耷拉着,不见一点风过摇痕的神韵。虽未见秋风张开它丰腴的手指,但原来每日里都显噭噪的蝉鸣声,尽管已现弦松音稀之象,却还在和音不舍地纠缠着它,在这一整个夏天都未结束的密语。
从来就有用“天高云淡”词语描述秋天,而眼下秋日已临,但天空却仍湛蓝如一幅大穹似的绢幕一样,任由几片薄薄的絮棉般云朵,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意缓悠悠地浮游着,仿佛是在诉说着对那位后羿只是“日落九乌”的无奈。而此季里凝结成倒悬着的这片琉璃镜里,它总是映照着与万物共情同呼吸的底色。走到塘边,那芳华了一夏的荷叶虽还在蓬挨吻颊,但脸叶上却还是出现了些宽些细的褐黄色萎斑;走进林荫,放眼仍碧绿苍翠一片,或也见梧叶正在斜落着夏的尾韵,然而看那枫叶的筋络里,却仍在贞固着它火红的血脉贲张。
说了半天的暑热,似乎是在嫌烦夏天不去,秋月却姗然来迟。其实不然,四季里的流转,春妩媚,夏碧翠,秋斑斓,冬银辉,手指挥过之处皆然现彩虹。但遇微风带凉,大雁归乡的秋华时,终不由得会觉着“江湖夜雨十年灯”,哪及“桃李春风一杯酒”呢……
离开家乡,栖居江南生活已断断续续许多年,尽管江南之地皆多繁华,小桥流水的风景也是迷人,但故乡于秋华的街巷里,飘荡着的炊烟厚味,比起那西湖龙井茶香更令人魂牵梦萦。一直嘴馋着家乡的一碗鳝鱼码子面,一直醉趣十足家乡街头的一杯早餐酒,一直神味盎然地乐侃那荆楚独特的米粉团。家乡容城的市街虽不能比之杭城的都街,但那一路望尽头的老街暖楼,抑或又层出了五纵八横长街的“华容”道、“玉沙”路,因之依然刻烙着闪亮祖辈们留下的千古印记,而令人每恋故园亲,哪羡慕苏杭。
曾也泥脚“后退原来是向前”,水插满畈碧秧翠连天的稻田;曾也挥镰千畦金浪舞蓝穹,喜溢“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农穰;也曾镜访“桃花流水鳜鱼肥”,鳞跃银翻鱼满仓的八百里洪湖鱼米乡。遇夏至,家乡满湖莲蓬会撑起一波波翡翠伞;到秋分,更有一穗稻香谷满仓的金灿山。虽或会感嘘家乡河湖不及钱塘江潮动天下,但真切地感念着的是长江,是百湖,是母亲河,一涛一浪地流载着儿女们竹马青梅的欢畅,蜿蜒起伏地云涌向一代代冀望的远方。此心安处,便是人间苏杭。
每每回到家乡,看着小区外的街巷两侧院墙上,绘印的那一幅幅“容城八景”图,总是让我憧憬一胸,碎念一地。千年前的“章台晓霁”、“轩井流霞”等春秋楚文化胜景遗迹,固然再难重现,但这些从小就淳淳入耳的乡愁传说,一直都溶融在了血液里。还有那“离湖读骚”情景的时空记述,镌刻着一代屈子千年前艮悟为国,视死如归的文人脊梁,因也炳熠着作为《离骚》创作地的人民,敬仰英贤和忠贞爱国的精神情怀。而于“读骚”情怀的一代代传承,更是云涌出了监利人民于革命历史时期,在党的領导下,跟着贺龙前赴后继地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的系列红色文化,与全民奋勇抗击日寇侵略的抗战文化,在战争年代,监利一直分别是红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的血沃热土。而几十年后,家乡人民在当代又创立了“九八抗洪”时决口自淹、舍小家援武汉;2015年举城力拯长江“东方之星”游轮、善济八方四百命的“小城大爱”文化。
家乡位处云梦古泽,濒临长江。自千年前开埠以来,兼蓄并收地源生出了码头文化;尤其因地肥水美的富饶田畴,致吴王孙权以“监收渔稻之利”旨喻,而始建监利县的悠久文明历史起,在历尽苦难后辉煌的沧桑嬗变里,家乡经济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获得了“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全国小龙虾生产第一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而文化艺术发展更是居荆南之最,在“全国书法之乡”的文化方阵里,走出了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家“监利三王”书杰,而且如今家乡文化艺术团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犹是昌盛了监利作为守护和传承民族根与魂的文化力量,积淀和创新了家乡作为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共铸的重要载体!
从外地回老家,最欢愉的时候,不外乎就是几个老友围坐一起,一杯老酒酣畅淋漓,场面热烈而深醇隽润。只因为家乡的酒,蕴籍着经年风土人情的温暖,藏涵着往事记忆的纯粹与眷念。每一吮,它都似乎回响着历史的呼唤,就像走进了曾经岁月的回廊;每一盏,它都宛如年华沉淀后的诗章,滴滴晶莹着故事与智慧的交融。月是故乡明,晨雾中鱼米之乡灵动的湖水,蒸腾起了家乡那一缕缕古老的文明记忆;蓝天下新兴繁荣的江城,澎湃出了古治在新时代的发展英光。
酷温高企的暑热虽还未退去,但毕竟秋华已经到来。走进伟大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纪念日80年后的9月,一场昭示全世界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信的盛典,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波新时期的强烈爱国热潮,生生不息之华夏儿女原生的家国情怀,正在凝炼成全民族为开创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