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 字
马延明
东晋书圣王羲之以书法闻名遐迩,被称作“书圣”。传说有一年过春节给自己家写春联,腊月二十七写了一幅“莺啼百里, 燕语南邻”,由于他写的字太好了,人人都想得到他的字,结果贴出去以后,不长时间被人揭走了;于是,腊月二十八王羲之又写了一幅“春风春雨春色 , 新年新月新景”,结果到了腊月二十九早上又 “不翼而飞”了;王羲之没有生气,于是到了大年三十,经过深思熟虑又写了一幅对联“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贴到大门口,结果偷联的人看了看摇头离开。到了大年初一清晨,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给对联的上下联分别添了三个字,上联下面添上“今日至”,下联下面添上“昨夜行”。于是对联的意思为之一变。拜年的人见到这幅对联无不称好。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字词平常,表达的意思都是不吉利、令人不悦,所以偷联者看到后摇头离去,达到了防偷的目的。上下联各添三字后,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意思变为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但今天来了,灾祸事一般会接连发生,但昨夜已经过去了,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对新一年的期许,语义一转,成为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幅联为七言句式,平仄相合(仄起平收),词性对应工整(名词“福/祸”、否定短语“无双至/不单行”、时间状语“今日/昨夜、动词“至/行”),且内容形成“福祸交替”的哲学呼应。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巧妙的构思,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在对联创作上的高超水平。
昨天中午,好友杨志刚先生从微信发给我一副对联:“德取延和谦则吉 功资养性寿而安”,上款:崇九仁兄大人雅正,下款:凤石陆润庠。于是,我用手机上百度查了一下该对联的出处,对联选自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一,上联的意思是:人的道德气度要达于中和且保持谦虚态度,为人处世才会吉利顺遂。下联的意思是:凭借养性的功夫,就会达到长寿、安康的效果。觉得此联寓意甚好,便收藏。

晚间饭后,很想写字,想起了这副对联,于是裁纸、叠格,用楷书书之,然而当写到上联的“吉”字时,发现下面还有一个格子,也就是本来是七言联,叠格时,疏忽叠成了八言,怎么办?停下笔,认真的思考后 ,在上联下面添上了一个“泰”字,在下联下面添上了一个“康”字,使七言联变成了八言联“德取延和谦则吉泰, 功资养性寿而安康”,并且在空白处落上长款给以注释并补空白。这样一添,没有失去原意,在平仄和词性上也还可以!

可见,我们练书法的人一定要多读书,向历代真正的书法大家学习,不断地增加文学修养,不然的话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难以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