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杯”全国第三届文学艺术大赛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色(即可阅读)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5年8月1日--9月26日
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作者简介:赵增强,男,1978年10月23日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信都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现在邢台市信都区人民法院工作。自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及主流网络媒体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千余篇。

触摸长城的岁月沧桑
文/赵增强
长城,纵横万里,穿越千年,见证了历史更替、岁月变迁,是世界历史文化奇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城被赋予诸多内涵,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图腾,她传承着中华民族团结、爱国、守望和平的优秀文化传统,她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城不仅是抵御来犯敌人的防御系统,还是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历史见证,如同军人的忠诚、坚韧和牺牲奉献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走近长城,抚摸她那斑驳陆离风雨沧桑的身躯,整个灵魂分化为粉尘溶入到它那幽静空灵飘渺的时间隧道里,让人迷失了双眼,迷失了脚步,迷失了自我,惟有将自己的躯体燃烧,变为一支火炬,照亮那探寻黑暗没有视觉的脚步。
只有亲临长城,触摸长城,才能读懂长城,也才能读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读懂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这些精神与情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踏足长城,感受着这座古老城墙的风雨沧桑,那一砖一石,凝结的是千百年来修筑长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那弯曲陡峭的台阶,承载的是千百年来保家卫国边疆将士的戍边情怀。
每一个烽燧就是一座丰碑,每一溜长城就是一段历史,每一层砖块就是一本书籍,每一道关隘就是一段辉煌,每一块石头都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砖缝都见证着古人的智慧和坚韧,那雄伟壮观的关隘,无不印证着当年戍边将士的伟岸身躯和浓浓的爱国情怀。
站在城墙的垛口处,放眼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云雾在山头缭绕、聚集、簇拥,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群山、长城中翻滚着、拥挤着,甚为壮观。
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遥望远方,长城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顺着山脊一直延伸的天边,长城两侧一片翠绿,显得庄重美丽。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上。登临长城,抒情怅古,不胜感慨。回顾登途,有斜坡也有台阶,正如曲折的人生,充满坎坷和平淡。
漫步在长城上,我感到了每一块石头都在说话,它们提醒着我们历史的珍贵和文明的演化。她不仅仅是一道石头堆砌起来的建筑物,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长城上可以看到各种雕刻和装饰,这些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块砖,每一堵墙壁,都带有着万般的历史厚重感受。每一处建筑和装饰都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回顾历史长城,过去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拼搏厮杀,每一块石砖上恐怕都渗透着他们的血迹。
青砖构建而成的城墙基座和两边的城墙,在风雨霜雪的侵袭中,青砖已经褪色,变得枯硬苍灰,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是凭借人力去进行这项浩大工程,不断奋起和抗争,这才筑就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每当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无数先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出恢宏的爱国战歌,无不展示出长城凝聚起的全民族力量。
长城的烽火狼烟已随风雨消散于历史深处,而历史缔造的苍凉雄伟之感却依然汇聚于长城内外,长城上的一砖一石,浑厚与沧桑交织,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却依然屹立不倒。如同,一列列站岗执勤的士兵,任凭战火硝烟、风雨侵蚀、永久的矗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精神,护佑着国家的安宁。
长城的壮阔和雄伟,张扬着炎黄子孙傲立天地之间的铮铮铁骨,是任何风光不能媲美的,那饱经风霜的条石、石砖,布满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似乎再向世人诉说着长城辉煌的历史。
呼啸的山风从城墙的垛口传来,仿佛听到了昔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战鼓声。眼前看着险峰突兀、雄关隘垒又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刹那间,那曾经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远古的回忆似乎被唤醒。
千年来的长城,留下了历史变迁,万里长的长城,道不尽岁月沧桑。
长城只剩下独自坚守,庆幸的是有山有草有鸟语花香作陪,还有芊芊游子远道而来,飘荡着眷爱的味道,添染着执着挚爱的情愫,渲染长城的气氛,使其不再寂寞,不再孤独。
情依长城,浮想联翩,细数长城的过往,体味长城的品格,长城用砖石的情感填满了人情世故,用质朴的情怀裹挟丰富的情感,不卑不亢,不畏浮华侵扰,恪守初心,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长城在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永恒的静美,绵延在群山之间,不断地修饰、进化、形成我做人做事价值取向的坐标,恒定在生命的里程中,永不动摇。
我们无法重新回归长城曾经走过的岁月,只能从留下的点滴痕迹中,发现这里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游龙舞动,山河多娇。长城见证了历史沧桑和时代巨变,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和文化底蕴。在未来的岁月里,长城将继续屹立在东方大地,激励着后人追求更高的目标,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
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