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离别是常事,而最好的告别,大约不是涕泗滂沱,亦非强颜欢笑。我想,那应是如灯台交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光明不绝,薪火相传。
曾见过一位老先生辞世,临终前召其门生至榻前,不叙病苦,不道哀情,只将平生所学一一分咐,某书宜细读,某理宜深究,言罢阖目而逝。满室弟子皆无嚎啕,但默然铭记。此老分明是将自家灯火,分作数盏,交于后人手中,教他们各擎一支,走入人间长夜。此之谓不死。
又尝闻乡间老妪,自知大限将至,便择一日,将孙女唤至灶前,授以家传酱法。自选豆、蒸晒以至下缸封存,步步指点。老妪声音渐微,而女孩眸子愈亮。末了,老妪笑曰:“吾味今有所托矣。”翌日无疾而终。这何尝不是一种传灯?酱味在舌,记忆在心,死者借此活于生者之日常生活中。
或有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看不止于善,更在于远。智者知道肉身必朽,乃转而经营那不朽的部份——一个念头,一种手艺,一段真情。他们晓得这些物事若能传下去,便是以自己的形貌重塑了世界,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因而最好的告别,当是如此:我的存在会点燃你生命的火种,而非熄灭你的光。不必悲伤于烛炬将尽,应欣喜于新烛已燃。此火既是我的延续,亦是你的开始,二者混融不可分,共成人类之大光明。
今人每遇离别,辄悲切不能自胜,固然是情之所在,然亦未免小气。倘能思及传灯之谊,则离别纵使难免凄恻,却自有一份庄重与希望在了。
死者与生者之间,原不过是一盏灯的距离。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