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的啼哭里,我们赤条条来,未携一物;临终的寂静中,又将空着双手离去,带不走世间半分尘埃。这趟名为“人生”的旅程,从起点到终点,本就是一场关于“拥有”与“放下”的修行,可多数人总要在中途绕些远路,才肯看清生活的底色。
年轻时总觉得,人生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追逐。为了案头那张印着头衔的名片,我们在早晚高峰的车流里穿梭,把星光熬成眼底的红血丝;为了账户上多添的几个数字,我们在酒局的推杯换盏中周旋,把肠胃当作盛放应酬的容器;也曾为一段求而不得的感情辗转反侧,在深夜的月光下翻遍聊天记录,以为抓住了回忆就能留住人心。那时总以为,功名利禄是安身立命的铠甲,荣华富贵是证明价值的勋章,可走着走着才发现,铠甲会压得人喘不过气,勋章也会在岁月里褪色成无关紧要的旧物。
有天整理旧物,翻出多年前熬夜写的方案、征文稿、曾引以为傲的获奖证书,还有那些记满客户需求的笔记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忽然惊觉,那些曾让自己辗转难眠的“大事”,如今早已成了不值一提的过往。就像海边的沙堡,我们费尽心机堆砌,浪潮一来,便又回归平坦。原来人这一生,最徒劳的事,就是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重量——金银珠宝带不进棺椁,虚名浮利留不下痕迹,唯有那些真切的感受,才是属于自己的宝藏。
后来渐渐懂得,好好活着,从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热闹,而是藏在日常里的踏实。晨光熹微时,为自己煮一碗热粥,看蒸汽氤氲着晨光;午后无事时,搬一把椅子坐在窗边,读一本搁置许久的书,听窗外的蝉鸣或雨声;傍晚时分,陪家人散散步,聊聊今天的琐事,看夕阳把云朵染成温柔的橘色。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藏着生活最本真的幸福。
人到中老年,终于学会放下执念。不再为错过的机会耿耿于怀,不再为他人的评价患得患失,不再为遥不可及的目标透支自己。明白得失皆是寻常,聚散自有天意,与其在追逐中疲惫不堪,不如在简单中寻得自在。
往后余生,只想做个简单的人。认真吃好每一顿饭,用心感受每一个季节的变化,不纠结于过往,不焦虑于未来。把日子过成一首舒缓的诗,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平平安安;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心安理得。如此,便足矣。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