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骨忠魂铸丰碑(二)
作者 栾武江
面对着“爱国石亭”中的“仇倭石”,田哲沉思良久,面色也是越来越凝重。接着,他就给我们讲起了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勇赴国难、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抗击日寇,直至胜利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当年,王明选因为镌刻“仇倭石”,遭到日伪人员多次追捕,险些丧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32年6月,日军发起对萝北县肇兴镇的进攻。在王明选爱国精神的鼓舞下,“老五团”奋起抵抗,打响了萝北地区抗日的第一枪。1932年8月24日拂晓,刘斌率军在松花江下游抗击沿江而来的侵华日军,后撤到苏联。
1933年7月,在日军侵占萝北之后,刘振声率部组建成一支抗日义勇军,打出“中侠”旗号,在萝北继续坚持抗日斗争。据《萝北县志》和《绥滨县志》记载:当年,在松花江下游江北的兴山煤矿和萝北、绥滨两县的抗日义勇军中,颇有影响的有“中侠”队、“助国”队、“雅民”队等10多支。多达数百人,少则几十人。从1932年至1936年,这5年间,在这一地区共进行了大大小小近百次对敌战斗。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欢呼,也有血泪。总之,这些抗日义勇军实实在在地把日伪军警搅得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救国行为,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其实,早在1933年之前,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团结人民群众,支援抗日义勇军,在中共满洲临时省委特派员冯仲云的领导下,1929年春到1933年冬,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中共汤原县委、中共梧桐河党支部、中共兴山煤矿党支部、中共绥滨大成号党支部。而且,在1934年夏,中共地下党在兴山镇“德泰和大药店”建立地下联络站,主要任务是收集日伪情报;为抗日义勇军筹集军需品;掩护抗联来往人员。当年,德泰和大药店是给抗日义勇军队伍送医、送药、送粮食的主要渠道,它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之后。同时,为了坚持持久抗战,解决后勤问题,1935年秋天,“中侠”队联合“助国”队、“全胜”队等抗日义勇军,在蒲鸭河上游密林里建营房、修暗堡、设哨卡,建立起后方基地,坚持对敌斗争。1936年5 月,为了发展工人运动 ,充实部队骨干,解决军需装备问题,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夏云阶率军3次攻打鹤岗矿山的日伪驻军。经过日夜激战,击毙日寇军官山口为市、桥田德次等人,并缴获大量军需物资。
1937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为了加强对抗日义勇军的领导工作,对思想基础比较好、赞成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侠”队、“助国”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五师,刘振声为师长。同时,按照党的要求,对其进行军政训练,制定严格纪律,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八百多人,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劲旅,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据有关资料记载:仅1937年至1938年的两年间,就有大小对敌作战103次,屡建奇功。
其实,不只是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五师,从1932年到1942年的11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有4个军,4500多名将士,包括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戴洪斌、祁致中等将领,率军一直战斗在萝北境内的梧桐河中上游、老道沟、金满屯、兴东、延兴、太平沟等地,多次重创日伪军警。而在1938年5月至12月底进行的三次西征黑嫩平原,都是从萝北密营之一的老等山出发的




灵感简介:现任北京运河情文化传媒中心轮值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签约主播。企业退休干部,喜爱诵读和文学,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多家平台主播。愿用有声的文字传递正能量和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