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绿蝗
民国三十一年的日头毒得像烙铁。从清明旱到小满,红水河缩成一道泥沟,河床裂出龟背似的纹路。哑秧每天挑水十里,秧苗仍蔫得打卷。
秀儿用井水给福贵擦身子。老人瘦得只剩把骨头,胸腔里呼噜作响,像塞着破风箱。但他眼睛亮得骇人,总盯着梁上吊的稻种袋——那里面装着哑秧代代选育的金稻种,如今只剩最后两把。
“别费水了......”福贵推开毛巾,“留给秧苗......”
秀儿抹着泪端水出院,正撞见哑秧蹲在秧田旁。他正把最后半瓢水喂给一株特异的秧苗——那苗叶脉透着暗红,是当年福贵血浸过的种子育成的。
“爹不行了。”秀儿比划着,“想吃口新米粥。”
哑秧盯着龟裂的田土,突然起身往屋里走。他取下稻种袋揣进怀,又拎起墙角生锈的镰刀。
秀儿骇然拉住他:“要作甚?”
“淘米。”哑秧吐出两个字,眼睛红得像滴血。
当夜果然飘起米香。福贵多日来第一次主动张口,咽下小半碗稠粥。米粒奇香扑鼻,粥色微红,喝得老人眼角沁泪。
“是......血秧米?”他颤声问。
哑秧不答,只一勺勺喂粥。窗外忽然人声鼎沸,火把光映亮窗纸。麻脸汉的破锣嗓子在喊:“哑巴偷开祖田粮囤了!”
秀儿手中陶碗“啪”地摔碎。福贵猛地坐起,又重重倒回枕上喘气。
柴门被踹开时,哑秧正把最后一把稻种塞进灶洞。麻脸汉领着乡民冲进来,铁叉抵住哑秧咽喉:“粮囤锁被砸了!少的三斗米是不是你偷的?”
秀儿突然扑上前护住丈夫:“是俺拿的!爹要饿死了!”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嘀咕:“福贵叔是抗洪英雄......”却被麻脸汉打断:“偷粮就是死罪!县长明天就来征粮,拿什么交?”
正闹着,远处突然传来尖叫:“蝗虫!遮天蝗虫来了!”
所有人愣了一瞬,随即炸窝般涌向院外。只见东北方乌云压境,那“云”发出骇人的嗡嗡声,所过之处天地昏黑。
“蝗神过境啦!”老人们跪地磕头。年轻人慌着回家盖粮缸,再没人顾得上偷米贼。
哑秧却逆着人流往田里跑。秀儿追出去,看见丈夫正发疯般挥舞褂子驱赶蝗虫——那虫群竟避开他家秧田,专啃别家庄稼。
麻脸汉最先发现异样:“哑巴田里撒了啥?”
人们围过来,见哑秧家秧苗叶上泛着诡异的红光。有胆大的掐片叶子嚼,立刻呸呸吐出来:“苦的!像浸了药!”
蝗虫果然不碰这些苦苗。乡民们的眼神渐渐变了,不知谁先喊了句:“定是他招来蝗神!”随即石头如雨点砸向哑秧。
混乱中秀儿额角被砸出血,哑秧用身体护住她,后脑渗出鲜红。福贵挣扎着爬出门槛,嘶声喊:“别伤我儿......”
一辆吉普车就在此时卷尘驶来。车门打开,锃亮皮鞋踩在蝗虫尸体上,咯吱作响。戴金丝眼镜的县长扶了扶帽檐:“哟,闹蝗灾还有闲心打架?”
麻脸汉立刻扑跪车前:“青天大老爷!这哑巴偷粮又招蝗,该沉塘!”
县长却眯眼看向哑秧家的秧田:“那红穗稻子有点意思。”秘书凑耳低语:“说是能防蝗,若推广全国......”
“带走。”县长轻飘飘一挥手,“连人带稻种都送省农科所。”
卫兵上前扭人时,哑秧突然挣扎起来。他死死盯着县长腰间鼓囊的皮包——那露出半截粮囤锁头,锁上还沾着新鲜血渍。
秀儿忽然尖叫:“是你们!是你们偷粮栽赃!”她扑上去抓扯皮包,锁头应声落地,金黄稻米从破口涌出。
人群哗然。麻脸汉愣在原地,卫兵的枪栓哗啦啦响起。
县长笑吟吟踩住洒落的米粒:“刁民诬陷父母官,按律当如何?”
枪托砸下时,哑秧猛地将秀儿推开。自己硬生生挨了这一下,牙和着血吐在秧田里。三颗白牙陷进泥中,像撒下的稻种。
福贵发出野兽般的嚎叫,竟从地上蹒跚爬起。老人挥舞烟杆冲来:“俺跟你们拼了——”话音未落便被卫兵踹中心口,枯叶般瘫软下去。
哑秧目眦欲裂。他忽然低头咬破手腕,将血滴在秧苗根须上。那些苗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血红,在风中狂乱摇摆。
蝗群突然转向,黑压压扑向吉普车。县长惊惶躲闪时金丝眼镜掉落,被无数蝗虫啃得只剩镜架。
“妖术!这是妖术!”秘书尖叫着开枪,子弹打中哑秧肩胛。血喷在秧苗上,那些红色叶片竟无风自动,像千万把滴血的小刀。
秀儿哭着扑到福贵身边。老人瞳孔已散,手指却还固执地指向梁方向——稻种袋早被卫兵抢走了。
最后一刻福贵突然抓住秀儿的手,硬塞给她三粒稻种。竟是老人假借咳嗽,从袋里偷偷含在舌底藏下的。
“种......”福贵喉头滚动,“等来年......”
哑秧被押上车时,回头看见秀儿跪在院中。新媳妇额头磕出血,正一把把将染血的泥土连同稻种捂进怀里。
车驶过红水河,残阳如血。河滩上月兰在唱新调:
“蝗吃粮,官吃人,吃得日月换乾坤......”
哑秧忽然撞开车窗纵身跃下。卫兵连开三枪,河面炸起血红水花。众人追到岸边,只捞到一件空荡荡的囚衣。
对岸芦苇荡剧烈摇动,像有巨物潜行而去。
月兰的歌声飘飘忽忽追过去:
“......莫急呦,莫急呦,血秧入土冤仇聚......”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