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自嘲
填词/李含辛
醉眼慵看云外鹤,浮名轻掷晚风烟。芒鞋踏破万重山。心随秋水远,身共野鸥闲。
莫问尘寰多少事,一壶春月对苍天。疏狂何必效前贤?诗成星作盏,歌罢雨如弦。
附录
李含辛《临江仙·自嘲》赏析
上阕:疏狂之态,自在之趣
开篇“醉眼慵看云外鹤”以醉眼朦胧的视角勾勒出世外之鹤的飘逸,暗喻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浮名轻掷晚风烟”更将功名比作可随手抛散的烟霭,凸显词人洒脱的襟怀。“芒鞋踏破万重山”借芒鞋意象,化用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表现其跋涉山河的坚韧与随性。末二句“心随秋水远,身共野鸥闲”以秋水喻澄明心境,以野鸥衬无拘之身,动静相宜,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隐逸画卷。
下阕:孤傲之志,诗酒之狂
下阕“莫问尘寰多少事”陡然转入对世事的疏离,以“一壶春月对苍天”的孤高姿态,将春月、苍天纳入酒中,天地为伴,豪情顿生。“疏狂何必效前贤”直言不羁,拒绝拘泥于古贤风范,彰显自我意识。结句“诗成星作盏,歌罢雨如弦”以奇崛想象收束:诗兴至时,星河为杯;歌喉展处,骤雨成弦。浪漫夸张的笔法,将词人的狂放与才情推向极致,亦暗合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谪仙气象。
艺术特色
全词以“自嘲”为题,实则抒写一种清醒的疏离感。词人借醉酒、踏山、对月等意象,构建出既出世又入世的矛盾张力——既超脱于浮名,又深情于诗酒。语言上,动词“掷”“踏”“随”“共”等有力而不失灵动,尾联的比喻尤为惊艳,使全词在豪放中见空灵,在自嘲中藏傲骨。
李含辛的文人镜像
此作可视为传统文人心态的现代回响:在“内卷”与“躺平”的当代语境下,词人以古典形式完成了对精神自由的辩护。其“疏狂”非真癫狂,而是对功利社会的温柔反叛,恰如“诗成星作盏”的璀璨,在喧嚣中独守一片诗意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