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如愿
作者:孙培棠
清晨推窗,一阵风裹着初秋的凉意拂面而来,这才惊觉已是九月。八月悄无声息地隐入时光褶皱,像一本翻完的书,书页间还留着夏日的余温。
楼下的桂花树已攒起细碎的花苞,邻居家晾晒的棉被在风中轻轻摆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仿佛在天与地之间拉起了金色的琴弦。菜市场里,卖南瓜的大婶笑着擦去额角的汗珠:“今年的南瓜特别甜咧!”她眼角漾开的皱纹里,盛着比南瓜更甜的喜悦。
这样的九月,让人想起学生时代的新课本——油墨香里藏着无限可能。我们总在秋天许愿,仿佛季节更替真能带走所有遗憾。其实哪是季节的魔力,不过是人总需要某个节点重新开始。就像农人选择在秋日收割,不是因秋天慈悲,而是因他们在春天认真播种。
想起昨日遇见的老伯。他坐在公园长椅上喂鸽子,白发如云絮般柔软。“你看它们吃得多欢!”他抓把谷粒撒向空中,鸽子扑棱着翅膀围成流动的漩涡。他说老伴走后,每天来这儿已成习惯。“八月她最爱桂花,说香气让人想好好活着。”老伯笑着指指远处的桂花树,“九月来了,花香就要飘满城了。”他眼底有思念,却没有凄凉。
原来“往事不言愁”不是教人遗忘,而是学会与回忆温柔相处;“余生不悲秋”并非强颜欢笑,而是深知每个季节都藏着馈赠。就像银杏叶子即将变黄,那不是凋零的前奏,而是成熟的金色勋章。
转角面包店挂出新品海报:蜂蜜南瓜包。暖黄色的海报上写着:“咬一口秋天的甜”。穿校服的女孩踮脚买下两个,小心翼翼装进书包——定是要与谁分享这份甜蜜。这样的光景看得人心里软软的,世间美好从来不在宏大的叙事里,却总藏在这些细碎的瞬间。
傍晚散步时,遇见晚霞把天空染成绯色的海。几个孩童踩着滑板车掠过,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他们追逐着风,仿佛能这样一直奔向秋天的尽头。
忽然明白何为“眼中有笑,心中有暖”。不是人生再无风雨,而是在凉意渐起的时节,学会为自己织就温暖的箴言。那些未实现的愿望,不如就交给新的月份——不是逃避,而是相信万物皆有定时。
九月是支温柔的长笛。它吹散夏末最后一丝躁热,奏响收获的前奏。农人在田野里弯腰割稻,稻穗低垂成金色的瀑布;教师在三尺讲台开启新篇,粉笔屑如雪花般落下;母亲往行李箱塞进新晒的棉被,送游子走向更远的远方。
所有离别都酝酿着重逢,所有收获都源自耕耘。当我们说“九月如愿”,许下的不是飘渺的愿景,而是对生活的郑重承诺:愿我在寒凉自珍自重,在收获时不忘感恩,在每个普通的日子都能发现微光。
夜色渐浓时,抬头望见星星亮如稻粒——那是诸神撒向人间的种子。我们都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只要持续播种希望,终会等来稻香满仓的秋日。
且与八月温柔作别,和九月欣然相拥。这个秋天,愿你我都能在平凡日子里打捞星光,在时光流转中守住初心。当桂花开满城时,我们终将明白:所有美好都不是巧合,而是心之所向终抵彼岸的必然。
你看,秋风正温柔地穿过人间,它记得每个人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