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那缕穿越千年的情丝》
作者:陈明霞
主播:沈水之北
监制:方 音
总编:阳光波

当夜幕轻轻落下,星子在天际闪烁,又一年七夕翩然而至。这个古老的节日,宛如一首深情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期许与深沉思念。
七夕,源自古老的星宿崇拜,织女星与牵牛星遥遥相望,那是自然赋予人间最初的浪漫密码。随着时光的流转,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为这个节日披上了一层绮丽的纱衣。想象一下,牛郎在人间辛勤耕种,织女于天庭精巧织布,他们因爱结合,却被银河无情阻隔。唯有每年七月初七,喜鹊们纷纷衔枝搭桥,让这对爱人得以短暂相拥 。这是一场跨越天地、穿越苦难的爱恋,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情坚守。
在古代,七夕是女子们的盛会。“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少女们在庭院中虔诚地摆上时令瓜果,对着皎洁的明月,手执五色丝线,在九孔针间穿梭。她们向织女乞求智慧与精巧的女红技艺,那专注的眼神、灵动的手指,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若穿线又快又准,便是得了“巧”,好似能收获织女赐予的一份独特幸运。
除了穿针乞巧,还有“喜蛛应巧”的趣味习俗。将蜘蛛放入盒中,次日观察它织出的网,若又圆又密,便是得巧的吉兆 ,寓意着女子能收获圆满爱情。而投针验巧也充满诗意,正午时分,女子将针轻轻丢入水中,看针在水底的倒影,或成云物花头鸟兽之形,那便是与“巧”有缘 。
七夕的食俗同样饱含着甜蜜与祝愿。巧果,这应节的美食,以油、面、糖、蜜精心制成,样式繁多。它或被塑造成花鸟鱼虫,或被捏成象征爱情的图案,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甜蜜的期许。一家人围坐,品尝巧果,共享团圆时光,欢声笑语回荡在温馨的庭院。
如今,时代变迁,七夕的庆祝方式不断更迭。年轻人会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或是手牵手漫步在街头巷尾,感受爱意在空气中弥漫。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七夕所蕴含的对爱情的执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未变。
在这个七夕,让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找寻那闪烁的牛郎织女星,重温这份传承千年的浪漫。愿世间有情人都能如牛郎织女,虽历经风雨,却情比金坚,携手走过岁岁年年。





【名片制作慧颖】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