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写给那些不屈的山河、不屈的灵魂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为新中国捐躯的中国军人永垂不朽!
从松花江的冰层下,最先传来
破碎的呜咽 ——
马蹄踏碎冻土,硝烟漫过长城垛口
当太阳旗试图遮蔽东方的晨曦
有一群人,攥紧了手执的枪刺
把 “守土” 两个字,刻进每一寸骨头

藤县的城垣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青砖早被炮火啃成齑粉
王铭章将军的指挥部,最后只剩断梁
士兵们绑着炸药包冲向坦克
像一束束燃尽的火把,照亮 1938 年的春天
他们说 “城在人在”,最后
城与他们,一同化作了山河的脊梁
每一粒泥土里,都埋着未冷的热血

你听衡山的风,还在复述当年的激战
岳麓山的树林间,曾藏着无数双眼睛
炮弹炸断古木,却炸不断瞄准的准星
中国军队在沟壑里早筑起了层层防线
饿了就嚼一口炒米,渴了就饮一捧山泉
当敌军的冲锋号第三次响起时
他们从血泊里跃起,刺刀上的寒光
比衡山的星月更亮 ——
这是家园的门槛,退一步
就是身后千万灯火

长沙的街巷,曾浸满硝烟与火光
三次会战,三次把侵略者的野心打回泥沼
战士们在断壁残垣间穿梭
像钉子钉进城市的心脏
有的士兵倒下时,还紧抱着缴获的军旗
有的伤员,拖着断腿也要把弹药送往前线
他们知道,这面残破的国旗之下
是母亲的炊烟,是孩子的睡颜
是不能丢的,祖宗传下的土地

八十年了,风早把硝烟吹散
可那些名字,那些背影,从未走远
藤县的泥土里,仍能听见冲锋的呐喊
衡山的岩石上,还留着弹孔的痕迹
长沙的湘江里,倒映过无数不屈的脸庞
他们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父亲,是儿子
是用生命换我们今日晨光的英雄

如今,我们站在和平的土地上
看万家灯火,看稻穗起伏千重浪
别忘了回头望 ——
望那些在战火中挺立的脊梁
望那些用热血浇灌的信仰
英雄的精神,早像种子埋进了壮丽山河

每一次春草发芽,每一次秋实满仓
我仿佛看到他们伟岸身躯,不屈灵魂
听到了他们在时光里传递的呼唤——
我们守土的家国,今日可安好
如有豺狼再来,请接过我们的枪
扫荡污泥浊水,荡平天下不公
......

2025年9月2日

作者简介:
陈继业 (建新),笔名:雨巷(藍調),双子座,浙江省杭州市人,居杭州市。
杭州开元中学69届 6607班 中学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管理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 社长、杭州文学研究院 院长;
中国鲁迅读书会 会长、英国《英国文学》签约作家;
杭州市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