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废宅深井锁幽魂
晨光熹微时,柳生循樵夫所指往白家废宅行去。穿过荒草没胫的石径,见一座五进大院颓败于蔓草之间。门楣上“贞白流芳”匾额斜挂,朱漆大门朽出窟窿,露出内里森森气象。
忽闻环佩叮咚自深处传来,柳生握紧怀中玉玦踏入宅院。但见回廊曲折,雕窗尽碎,唯见正堂屏风上墨梅图尚存风骨。转入后园,一口八棱石井赫然出现,井口锁着八根乌黑铁链,链上贴满朱砂符咒。
井边有株百年石榴树,竟在深秋时节绽出满树血红花朵。风过时落红如雨,花瓣沾衣即化血痕。柳生俯身拾取落花,指尖顿觉刺痛,花蕊中竟渗出殷红汁液。
忽闻脚步窸窣,老里正拄杖而来:“后生莫近此井!”道出四十年前秘辛:白素娥原与樵夫秦郎相恋,被父逼嫁知府公子。大婚前三日,秦郎夜闯绣楼欲带素娥私奔,却被家丁发觉。混乱中素娥投井明志,秦郎触柱而亡。自此井中夜夜传来呜咽,白家遂以镇龙铁链封井。
柳生俯身井口,但见黑水幽深,忽有金石相击之声自井底传来。怀中玉玦骤然发烫,井中铁链哗啦剧震,水面浮现素白面容——竟与昨夜窗外女子一般无二!
第五章 幽冥婚帖惊梦魂
是夜宿于村中客舍,柳生对灯摩挲玉玦。忽闻窗外乐声悠扬,推门见山路变作锦绣红毯,两排绛衣童子提灯引路。恍惚间随至祠堂,见烛火通明如昼,梁间悬满红绸。
案上供着描金婚帖,展开竟是柳含章与白素娥结阴亲之约。墨迹犹湿的庚帖上,女方生辰赫然写着“万历三十一年七月初七子时”。
忽有冰手搭肩,回首见新娘凤冠霞帔而立,盖头下传出素娥声音:“秦郎终来娶我了...”柳生惊退时绊倒喜烛,烈焰腾起间见新娘十指枯骨如钩。
惊醒方知是梦,枕边却真放着支碧玉簪,簪身刻着“生死同心”四字。对镜梳理时骇然发现,镜中自己竟穿着大红喜服,领口沾着夜来石榴花的血渍。
第六章 前世镜中现孽债
次日再访白叟石屋,诉说连日奇遇。老者长叹:“冤孽啊!”引至屋后山洞,内中悬着面青铜古镜。镜框蟠螭纹间嵌着卦象,镜面昏蒙如雾。
白叟以松针蘸露水拭镜:“此乃三生石所铸,相公且看。”雾散处现出明朝万历年间景象:白府花园中,书生秦少衡与素娥私会假山后。二人互换玉玦为誓,月下盟心:“愿作鸳鸯不羡仙”。
镜中忽转至雨夜,秦生跪在白老爷面前,手中捧着知府荐书。老父涕泣:“若娶素娥,功名尽毁!”再见秦生颤抖撕毁婚书,素娥隔窗目睹,簪折玉碎...
柳生抚镜悲呼:“我竟真是负心人转世!”镜中忽现素娥投井场景,井水翻涌间升起血字:“四十年等候,终得重逢”。
第七章 痴魂索命九回转
当夜客舍阴风大作,门窗自阖。素娥幽影现于梁间,长发如瀑垂下:“秦郎负约,该当何偿?”柳生疾呼:“愿以今生补前愆!”
忽被无形力量拽入幻境:一时置身冰窖,寒刃刺骨;一时坠入火海,烈焰焚身。九重幻境轮转,俱是素娥四十年所受煎熬。最惊心处见井底寒潭,无数冤魂拉扯素娥衣袂:“负心人该入无间地狱!”
正当绝望时,怀中玉玦突放青光,白叟声音自玦中传出:“痴儿!柳生非秦郎,乃秦弟少渊转世!当年为兄负约,少渊投井殉嫂,方有今日重逢之缘!”
素娥怨气骤减,幻境渐消。柳生汗透重衣,方知自己前世原是殉情的小叔。井边石榴树忽然开花结果,坠地现出半块玉玦——正是当年少渊投井时所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