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人传书泯恩仇
——浙南侨乡青田县方山乡裘山太神奇传说之十四
裘俊群/巴西
浙南方山乡裘山村与周岙村隔山相望,自古因山水纠纷结怨。裘山村民引水灌田,周岙人便指其“截了龙脉”;周岙人在溪中筑坝养鱼,裘山人则骂他们“偷了风水”。两村口角不断,轻则砸秧苗,重则夜半火烧柴堆。约三百年前的清朝,周岙村请风水先生在界碑上刻“裘山欺天”四字,矛盾彻底白热化,甚至到了刀剑相向的地步。
裘山村长老围坐祠堂,烟袋锅子敲得青砖地咔咔响。新选的高个子村长拍案而起:“不见血怕是难了!”有人提议请衙门公办,却被摇头否决:“官老爷的状子,写得过风水先生的咒?”最后,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角落里当时还没出名的裘山太(裘承礼)——这位纸扎匠平日沉默寡言,却总能在节骨眼上扎出会眨眼的灯笼娃娃。
裘山太血气方刚欣然接了任务。之后,整日蹲在作坊里裁红纸。他不用浆糊,而是熬了桃胶混朱砂,说是“黏住晦气”。扎纸有三忌:一忌铁器,用竹刀裁纸时要啐唾沫避邪;二忌杂人,被撞见就撕毁半成品;三忌乱时,子时熬桃胶配雷劈枣木。点睛更讲究——银针蘸朱砂在纸人眉心点三下,分别代表天、地、人。最后把纸人扣在竹筛下,压着写和、解、留天机三张符。这些规矩看似繁琐,实则是给纸人注入化解恩怨的灵力。第七日午夜,他扎的纸人成了——三尺高,眉目逼真,胸口贴了张黄符,上书“替天消灾”。更奇的是,纸人手腕缠了根红线,另一端系在裘山村口的老榕树上。
八月十五那晚,寒风凛冽,裘山太提着纸灯笼,沿山脊小路摸进周岙村,绕开了村民的耳目。突见祠堂门缝漏出烛光,他翻墙入院,将纸人悬在正梁上。月光透过瓦片照在纸人脸上,竟似活了一般微微颤动。临走时,他用指甲在柱梁上划了三道痕,低声念叨:“白蚁蛀梁,红绸镇邪。”
次日周岙村炸了锅。村民发现祠堂梁柱爬满白蚁,木屑簌簌往下掉,而神龛里赫然立着那个红纸人!有人去扯它,纸人却裂开,飘出张纸条:“两村共饮一溪水,何必争个死活?”与此同时,裘山村人发现,村口榕树上多了条红绸,迎风展开如血幡,上书“周岙”二字。
两村长老被红绸与纸人惊得面面相觑。周岙人想起裘山太曾替他们扎过丧葬纸马,裘山人也记得周岙娃子偷摘自家柿子时,裘山太总护着说“孩子嘴馋罢了”。最终,两村在溪边立了新碑,上刻“同山水同根脉”。裘山太的红绸被撕成两半,一半系在裘山榕树,一半挂在周岙祠堂,年年中秋换新,再无人提及旧怨,两村也相安无事了几十年。
【作者简介】又名季俊群、季(或裘)军群,浙江青田县裘山人,旅居巴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凤凰美洲总社社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诗歌》《中国诗人生日大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东北亚新闻》《世界日报》等。主编《裘山太传奇》《裘山志》。获2017年度程丽娥写作联盟云帆群星大赛十大文学银星奖;获2022年第九届星际诗人奖(十佳华语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