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雨花石
不知是自幼看多了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还是听过太多有关雨花石的传说,我竟与南京有了多次邂逅。在最近的几年里,我曾多次来到南京,从此与这座美丽的江南古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次我曾驻足长江大桥南端的江畔,任凭滔滔江水打湿袜履,我临江北望,想象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壮烈场景;多少次我又眼含热泪,双拳紧握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侵华日军犯下滔天罪行,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南京城承受了太多的伤痛与耻辱,我们当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南京,时刻会让我们警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
如今,每当我徜徉在南京长满梧桐树的大街上,走在绿荫下,看着具有民国风格的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时候,我仿佛又置身于时空的节点,随时可以与这座古城隔空对话,可以追问她屈辱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
2018年4月,我有幸再次来到南京,在这里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工作经历,闲暇之余,我多次漫步玄武湖畔,领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陶醉在玄武晨曦的美景之中;白天我逛过夫子庙,夜晚坐游船游览过秦淮河,我也一度沉醉在江南美景里,这里太过于风情与浪漫,我却唯独钟情于雨花台,这里不仅仅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还立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那日,正逢清明节,一大早, 我便独自一人专程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路21号,来瞻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悼念在这里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和爱国人士的英灵。1927年至1949年,邓中夏、恽代英、项英、施滉等十多万革命烈士在这里壮烈牺牲。如今这里山岗起伏,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流水清泉,名胜荟萃……这正是“青山埋忠骨,雨花祭英魂”。
天空中飘落着如丝般的细雨,我怀着仰慕的心情随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从宽敞的北大门进入,远远就看到苍松翠柏间那巨型烈士雕像群和身后山岗上高耸的纪念碑,广场中央的旗杆上五星红旗在细雨中低垂,走过广场,两排高大的松柏苍翠欲滴,如同两排战士持枪伫立,默默守卫着牺牲在雨花台的英灵,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我带着沉重的心情缓步来到烈士群雕前,仰望着他们的英姿,高大而凝重,他们带着手铐脚镣、坚挺着胸膛、紧握双拳、怒目圆睁、视死如归。我的思绪不觉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白色恐怖下,国民堂反动派对中共党员、仁人志士进行迫害和残酷镇压,就在这雨花台上,就有数十万计英烈残遭杀害。雨花台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烈士们的鲜血,雨花台见证了烈士们的不屈,雨花台也见证了美丽的南京繁荣的今天。
是多少英雄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劳苦大众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换来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雕像周围松柏长青,代表了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站在高大的英烈雕像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若没有他们当年的英勇不屈,若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幸福惬意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先烈的遗志,我们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伟大事业建设好!我即兴作了一首小诗并吟诵道:
《雨花哀思》
雨花台上无雨花,革命先烈映朝霞。
怒拳高举挣铁链,换得山河美如画。
这时我耳边传来了优美的昆曲声,我很诧异,寻声觅踪,见烈士雕像群右侧不远处搭有一个舞台,台上有两位年轻女子身着民国时期的服饰,她们唱得很认真很投入,我不懂吴侬软语,自然也听不懂昆曲,但曲调很柔美,略带些凄凉……我看了展板,方知这是南京市昆剧院新近编排的现代剧《丁香》,讲述了一个老红军与一个叫丁香姑娘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个外乡人,在清明时节,我听着柔美的昆曲,独自行走在雨花台,此情此景,别有一番感慨。穿过那排松柏经过一条小径,见有不少人在驻足观望着什么,我忙凑上前去,见在一株盛开着紫色的丁香树下摆放着一块光滑的石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汉字,我很是好奇,便要看个究竟,原来这块石板上刻的大意是一个老红军和一个叫丁香的姑娘真实的爱情故事……解放后,这位老红军当了将军,并亲手栽下了这颗丁香树,还立下遗嘱,说自己死后,就将的骨灰盒放在了这块石板下……
这不正是刚才舞台上演绎的故事吗?
我沿着大路向烈士纪念碑走去,高高的山岗上植被茂盛,在高大的乔木间,纪念碑尖时隐时现。美丽的二月兰开满了整个山岗,兰色的花朵上粘着晶莹的露珠,淡淡的花香飘浸在空气里,空气潮湿而清新。为早点近距离瞻仰纪念碑,我心情迫切,择捷径而上,穿过弯曲的小道爬向山岗,两旁有许多刚冒出尖芽儿的竹笋,我想,这些植物长得这般茁壮,根系里一定汲取了先烈的鲜血与意志,不然怎能这样强壮茂盛?等我爬上高高的山岗,眼前豁然开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雨花台,高大的纪念碑挺立在面前,石碑下,游人如织,人们三五成群,操着南腔北调,或驻足触摸汉白玉石碑基座或静立仰望碑文,碑文是由小平同志亲笔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碑身高耸入云,似一把利剑直插苍穹。我绕纪念碑一围,我能感受到它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份量。
作者简介:
刘玉枝,1974年10月出生,河南省鄢陵县人。青海公安文联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军队、地方报刊发表并获奖。2019年9月入选青海省公安机关文学专业人才库。现就职于西宁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