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屏,中国当代百杰书法篆刻大师,浙江镇海人,生于上海,字忠豪,号静庐。1984年迁居深圳,自幼研习书法篆刻,师从沈尹默、任政、钱君陶等,擅篆、隶、行、楷诸体,书作劲逸清隽,篆刻工稳清健。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东方艺术研究院教授、广东省艺坛书画院副院长。斋号静远草堂(1984年周谷城题写)。
徐子屏1988年创办深圳印社并任副社长兼秘书长。2003年获“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4年被评为中国著名金奖艺术家。作品入选《中国印谱》《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等,代表作包括《百福百寿成语印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徐子屏书法作品赏读
解衣磅礴”出自《庄子·田子方》,原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战国时,宋元君召集画师作画,众人皆恭敬待命,唯有一人姗姗来迟,进门后“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回到住处“解衣般礴(礴)”,即脱衣箕坐,袒胸露腹,神态自若。宋元君看后感叹:“可矣,是真画者也!”
解衣般礴,是指脱衣箕坐,形容神闲意定、不拘礼节的样子。 比喻行为洒脱、不受世俗约束;也意指艺术创作中指摒弃杂念、进入忘我境界,追求自然本真。
“解衣磅礴”与“解衣般礴”“解衣盘礴”等同义,属异形词。清·戴名世《〈汪武曹稿〉序》:“酒阑灯灺,解衣磅礴,纵论古今。”
知者理事赏读
徐子屏的笔锋,如那位真画者解衣的刹那——衣袂飘落,枷锁尽碎。他的字似庄子笔下箕坐的狂士:横竖撇捺间,皆见儃儃然不趋的散逸。墨色浓处如云聚,淡处似烟散,挥毫之间彰显赤子之心。
徐子屏丈幅行草的奔涌磅礴,如长江出峡,一泻千里;“般礴”则是其小楷的禅意,似僧趺坐,空明澄澈。清人戴名世纵论古今的豪情,化作他笔下枯润相生的飞白——那分明是酒酣耳热后,与古贤隔空对弈的激情。
徐子屏以受揖不立的叛逆,撕开技术主义的帷幕。观其作品如见宋元君当年的顿悟:原来艺术的真谛,从来不在规矩之中,而在解衣后那片自由的肚皮上。
知者理事赋嵌名清平乐一首,以期同乐。
清平乐•静庐
砚池春晓,墨化松烟袅。静庐徐子屏前笑,笔走龙蛇天矫。
解衣般礴风流,毫端云水悠悠。忽见宋元君叹,真书原是箕裘。
潘江妹,知者理事平台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司法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常务理事,海南诗社秘书长。
著有诗集《思念》《醒海》《2008 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执行主编《与天涯一海南诗社四十周年诗选》《彩雀吹潮》《文论所以然》《陵水人家》《春山秋水一寸心》《泛舟联海》《南苑沧桑》《偶感成联》《浪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