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峦烟雨情》题记
烟雨笼翠峦,相思染血绣帕痕 海棠承清露,并蒂连理证前盟
医者悬壶济世手,难医相思骨 侠客横刀立马处,终成绕指柔
乱世烽火隔不断并蒂莲开 岁月风霜催更见连理枝坚
此情可待成追忆,当时已刻骨铭心 惟愿天下有情人,莫负海棠花期时
——世间至情,不在朝朝暮暮,而在岁岁年年。纵使天涯陌路,终有重逢之日;哪怕阴阳两隔,亦存相思之魂。
——
第一卷
第一章:烟雨初逢
湘西的四月,总是笼罩在如纱的雾霭里。翠峦山终年苍翠,此刻更是在春雨的浸润下透出欲滴的翠色。山脚下的青溪村傍水而建,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沈家绣楼临溪而筑,雕花木窗半开,露出沈云瑶凝神思索的侧脸。她手中握着一方绣了一半的鸳鸯帕子,针脚细密工整,显见是下了苦功的。忽然,针尖一偏,刺入葱白的指尖,顿时沁出殷红的血珠,在素白的绢面上洇开一点朱砂。
"呀!"云瑶轻呼一声,忙将指尖含入口中。这已是今日第三回刺着手了。
丫鬟小翠急忙上前:"小姐可是又走神了?这几日总见您心神不宁的。"说着取出随身带的药粉,小心地为她敷上。
云瑶微微蹙眉,望向窗外。雨后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漉漉的光泽,几枝桃花探过墙头,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远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恰似她此刻的心事,朦胧难辨。
正要开口,村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主仆二人凭窗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正狼狈地穿过泥泞的小路。为首的年轻男子骑着高头大马,衣饰华贵却沾满泥浆,显然是在山路上遭遇了不测。身后的随从个个垂头丧气,有的忙着擦拭身上的泥水,有的则在检查损坏的行李。
"去看看。"云瑶放下绣活,提起月白色的裙裾快步下楼。小翠急忙撑起油纸伞跟上。
村口已经围了不少好奇的乡民。那华服公子正在向村长询问什么,眉头紧锁。见他转身的刹那,云瑶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庞,剑眉星目间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却又因眼前的困境而蒙上一层阴郁。雨水顺着他轮廓分明的脸颊滑落,更添几分落拓不羁的气质。
"请问姑娘,"他突然转向云瑶,目光如炬,"可知这附近可有借宿之处?我们的马车在山腰坏了,只怕要耽搁几日。"
他的声音清朗悦耳,带着省城人特有的官话腔调。云瑶觉得自己的脸颊忽然烧了起来,忙垂下眼帘,轻声道:"若公子不嫌弃,村东的沈家老宅尚且空着..."
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好主动邀请陌生男子借宿?但看着对方狼狈的模样,又实在不忍。
好在此时沈家的老管家闻讯赶来,解围道:"老宅久未住人,恐委屈了贵客。若不嫌弃,老奴这就派人去收拾。"
那公子拱手施礼:"在下慕容宸,多谢姑娘和老人家相助。"他的目光在云瑶脸上停留片刻,似乎也要将这副容颜刻入心底。
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慕容宸的随从们开始搬运行李。云瑶注意到其中一个书箱特别沉重,两个壮汉抬着都颇为吃力。
"那里头是公子的医书和药材,"一个年长的随从见她好奇,主动解释道,"我家公子是来寻一味珍稀药材的。"
云瑶这才想起,翠峦山确实以盛产药材闻名。她福了福身子:"既然如此,更需要好生安顿了。小翠,去吩咐厨房备些姜汤,再烧些热水。"
慕容宸闻言,再次投来感激的目光。雨幕中,四目相对,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滋生。
第二章:庭院深深
沈家老宅坐落在村东头,是座三进三出的院落,虽然久未住人,但时常有人打扫,倒也整洁。院中一株百年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在雨中更显娇艳。
慕容宸在此安顿下来后,云瑶以送饭食为由,日日往老宅跑。这日午后,她又提着精致的食盒来到老宅。食盒里装着新蒸的桂花糕、嫩炒的山笋,还有一盅炖了整夜的鸡汤。
慕容宸正在院中读书,见是她来,立即起身相迎:"劳烦姑娘日日送来,实在过意不去。"
云瑶浅笑:"公子远道而来,自是应当好生招待。"她注意到他手中的书是一本《本草纲目》,书页已经泛黄,显然经常翻阅。
"公子精通医理?"她好奇地问。
慕容宸谦逊一笑:"家学渊源罢了。家父是省城的大夫,自幼耳濡目染。"他顿了顿,忽然道,"我见院中海棠开得正好,不知可否请姑娘一同赏花?"
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洒落,在他肩头跳跃。云瑶的心忽然跳得厉害,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坐在海棠树下的石凳上,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慕容宸惊讶于这个山村姑娘的才情与见识,她不仅熟读诗书,对医理药性也颇有见解。
"先母体弱多病,"云瑶解释道,"我自幼便翻阅医书,想为她寻得调理之法。可惜..."她眼神一黯,"终究没能留住她。"
慕容宸心生怜惜,温声道:"姑娘若是有兴趣,我可教你些医理。这翠峦山药材丰富,正是实践的好地方。"
云瑶眼睛一亮:"当真?"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慕容宸修车的消息迟迟不来,两人却因探讨医理而越发亲近。他们一同上山采药,慕容宸教她辨识药材,云瑶则带他走遍翠峦山的每一个角落。
有时他们在溪边浣洗药材,清冽的溪水映出两人并肩的身影;有时他们在月下讨论医案,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宛如一对璧人。
小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小姐,您这般日日与慕容公子相处,若是让老爷知道..."
"我们是在研讨医理,"云瑶面上飞红,"况且,慕容公子是正人君子。"
话虽如此,她的心却早已不由自主。每当看到慕容宸专注地研磨药材的模样,或是听他温声讲解医理时,她的心跳总会漏跳半拍。
这日黄昏,慕容宸教她辨认一味珍稀的灵芝。雨后初霁,夕阳给翠峦山镀上一层金边。云瑶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灵芝的纹路,慕容宸站在她身后,微微俯身指点。
忽然,他的声音低沉下来:"云瑶..."
她抬起头,正对上他深邃的眼眸。夕阳在他眼中燃起两簇火焰,映出她微红的脸庞。
"待我回去禀明家父,"他轻轻握住她的手,"必定八抬大轿来迎娶你。"
云瑶羞红了脸,正要回答,却听门外传来一声怒喝:"放肆!"
第三章:山雨欲来
沈老爷带着家丁站在门口,面色铁青。原来这一切,早已被多嘴的婆子看在眼里,报给了沈老爷。
"成何体统!"沈老爷怒视两人交握的手,"云瑶,回房去!"
慕容宸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行礼:"沈老爷,在下对云瑶姑娘是真心实意..."
"住口!"沈老爷打断他,"小女已经许了人家,下月就要过门。还请公子自重!"
如晴天霹雳,慕容宸和云瑶都愣住了。
"爹!我何时许了人家?"云瑶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
沈老爷冷笑一声:"赵家的聘礼都已经收了,就等着择日过门。"他转向慕容宸,"慕容公子,请你明日就离开!"
原来,沈家近年生意失败,欠下赵家一大笔债务。赵家提出以婚抵债,沈老爷不得已才答应了这门亲事。赵家少爷赵天宝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整日流连赌场烟花之地,云瑶若是嫁过去,无疑是跳进火坑。
当夜,云瑶偷偷跑去找慕容宸。月光下的老宅格外寂静,只有海棠花瓣在风中簌簌落下。
"你带我走吧!"云瑶泪眼朦胧,"去哪里都好!"
慕容宸紧紧抱住她:"我不能这样毁你清誉。你等我,我回去后就派人来提亲,光明正大地娶你过门。"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羊脂白玉佩,上面精雕着云纹:"这是我慕容家的传家之宝,今日赠你,以表我心。"
云瑶也将那方染血的鸳鸯帕子交给他:"此心此情,生死不渝。"
两人在海棠树下立下誓言,却不知隔墙有耳。赵家的眼线早已暗中监视多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第二天清晨,当云瑶赶到老宅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只有小翠留给她一封信:"家中有变,急召速归。必不相负,等我。——宸"
云瑶不知道,慕容宸的突然离开,是因为家中派来的人找到了他,告知他父亲突发重病的消息。更不知道,赵家买通了送信人,将慕容宸留下的另一封信截了下来。
而那封被截下的信上,分明写着:"三日必返,等我提亲。"
雨又下了起来,打湿了云瑶手中的信笺。墨迹渐渐晕开,如同她此刻破碎的心。海棠花瓣零落成泥,预示着一段艰难岁月的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