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发,三小时车程抵广东龙川县。古邑苏区、东江绿谷、双铁枢纽、烟火漫城,今古信息都在一条标语。但最抓我心的还是佗城。
2200年前秦将赵佗在此安营扎寨。我十多年前匆匆路过,此行当细细品味。无赵佗,无岭南,有争议,但我信。
一条新公路蜿蜒入山,与东江水相映生辉。这是一片群山环抱中的小盆地——龙川四都镇。传说四都地名与南越王赵佗有关。

此行主要任务,考察四都镇的乡村会客厅。
他们试图在此展示东江水文化,打造东江流域亮点:
水脉文脉绿脉,记住东江气质。
南方农村报的高级策划师与高级设计师:陈佳纯与李洁泉,报告了设计方案。方案立意高,起点高,水平高。
听罢令人振奋,我发言建议:
——东江客家魂、南越赵佗城、岭南古邑第一城,均可作为的文化资源。东江水文化馆是南方传媒集团与广东省网信办乡村振兴系列文化行动的一个步骤。
——宏观微观结合,突出当地文化亮点,努力将亮点转变为趣味点。客家文化、客家迁徙图、东江古码头,都是四都的故事。
——如何把四都故事讲成中国的故事,讲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东江流过四都5.3公里,做好水文化大文章,值得认真探讨。

我在东江边元福坝村参观。一棵400多年大榕树,让我着迷。若有岭南乔木古树选美,此树当仁不让。
东江一湾秋水与岸边古榕相映成趣。古榕树冠如盖,天空枝干繁茂,水中倒影绰约,甚是美观。
与安徽人张设计师合影,嫉妒他即将拥有一座树美水美屋宇美的江边工作室。

龙川四都镇镇长曾韵泺告诉我:
张设计师是我们引进的人才,工作室由他设计,我们投资装修。对面就水文化展馆,拟引进广州著名漫画家小林工作室。预计11月完工,到时候请你们来揭幕。
走到东江边星空房车营地,又是另一番美丽景色。扶贫工作组的李丁丁兴高采烈地说:
建园不久,已有10万人入园。根据不同季节,变换游园内容,受到游客喜爱。比如今天七夕节就安排了集体婚礼。
夕阳西下,青山绿水中的公园营地,一片宁静祥和。佇立片刻,内心恬淡沉静,想象四季风景,别有一番幸福滋味。
恰如曾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清代客家诗人宋湘的诗作描述:
丰湖波映钓鱼台,四面青山入座来。
最是东江春涨后,一篙新绿破潮回。
浮想联翩,今非昔比,一个个美丽村庄,乡村振兴中诞生。
要问客家来何处,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居何处,逢山有客客居山。又食客家菜,又闻大山大河气息。
再次确认客家一流食材的优势:
不时不食,天然新鲜,既可口又养生。充分呈现出咸香浓郁、原汁原味、情感深厚的特点。
最爱客家土猪肉,大块红烧,肥瘦相间,肉皮嚼劲,快哉快哉。
客家扣肉,香芋软糯,芋香肉香,味道口感完美携手,亦是粤菜顶流菜品。
更有一盘树上新摘的毛栗子,又粉又香,入口即生感恩心:大自然馈赠呵!
同行李洁泉说得透彻:
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碗猪肉汤,清澈透明的汤水,喝下去那种食物本味的清甜回甘,实在太好喝了!有种大道至简的感觉,食物也是如此。
夜访佗城,满足再见佗城的心愿。
学宫巍峨,骑楼俨然,路灯昏黄,起点于建于唐之龙川学宫,终点在越王古井。

一路缓行,石板路听见足音。
保安打开门锁刹那,我竟恍惚:时光倒流,回到二千年前的佗城……
十多年前匆匆路过,不太在意。此后研读岭南,方知赵佗为“岭南文化第一人”。
赵佗,赵国人,9岁入宫,为秦始皇研墨侍卫。15岁拜将军,先后随屠睢、任嚣征讨岭南。后为龙川尉,建佗城。
大将任嚣病重急召赵入广州,武装割据,建南越国,历五代共93年。赵“和辑百越”,团结越人,推广中原文化,功不可没。
感谢主人安排,让我们夜访佗城,先拜学宫,再去越王井。
虽未见照古人照今人之明月,却亦是人生难得好风景。掬一捧古井水洗脸,遥想先人步履天下。

重逢龙川,再见佗城。此夜珍贵,吾心足矣。
期待三访佗城,细看百家祠堂风采,感受两千年中原北方士兵南下历程。同时,见证东江水文化展馆的美丽诞生。
2025-8 广东龙川
作者:江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