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二字,向来是人间最古老而又最常新的谜题。世人或以为爱情是花前月下,是耳鬓厮磨,是肉体的纠缠与温存。然而在我看来,爱情的真谛,却在于两个灵魂的相互凝视。
这凝视不是轻浮的,不是短暂的,亦不是浮光掠影的。它是深沉的,长久的,仿佛要将对方的灵魂看穿,却又在对方的灵魂中照见了自己。当两个灵魂如此对视时,肉体便成了多余的累赘,成了可以弃之不顾的皮囊。
我见过许多男女,起初因容貌而相悦,因肉体而相亲,日子久了,容貌衰败了,肉体厌倦了,那一点情意也随之消散。他们原以为占有对方的身体便是占有了爱情,殊不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梦。肉体终将老去,唯有灵魂可以不朽。
真正的爱情,是两个灵魂在茫茫人海中认出了彼此。他们或许并不美貌,并不年轻,甚至并不健全,但他们的灵魂却能够对话,能够共鸣,能够在对方的眼眸中寻得归宿。这种凝视超越了形骸,超越了时空,甚至超越了生死。
记得旧时邻人有一对老夫妇,丈夫目盲多年,妻子容貌亦早已被岁月侵蚀得不成样子。然而每日黄昏,他们总是相携坐在院中老槐树下,丈夫用枯瘦的手轻抚妻子布满皱纹的脸,仿佛在阅读一本深奥而珍贵的典籍。他们看不见对方的肉体,却清晰地看见对方的灵魂。这种凝视,何尝不是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世人多愚,以为爱情必得借肉体的欢愉来表达。殊不知肉体厮磨愈甚,灵魂距离愈远。那些终日沉湎于肉欲的男女,何尝有过片刻的灵魂对视?他们的所谓爱情,不过是两具行走的肉身的短暂相遇,转眼便各奔东西,徒留空虚与厌倦。
爱情中的灵魂凝视,需要勇气。它要求人们剥去一切伪装,赤裸裸地将最真实的自我呈现给对方。这无异于一场豪赌,赌的是对方能否接纳这个真实的自己。但也唯有经过这样的凝视,爱情才能扎根于灵魂的土壤,而非浮于肉体的浅表。
当两个灵魂真正相互凝视时,他们会发现爱情原来不是占有,不是索取,而是相互成全。在这种凝视中,他们既看清了对方,也看清了自己;既接纳了对方,也接纳了自己。这种凝视让两个独立的灵魂既保持各自的完整,又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肉体终将归于尘土,而灵魂的凝视却能在时光中永恒。那些真正爱过的人,即使相隔千里,即使生死两隔,他们的灵魂依然在相互凝视,依然在对话,在共鸣。这样的爱情,才配称为不朽。
人间至贵者,莫过于两个灵魂在无尽时空中的一次深情对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