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艺术
\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专辑】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作者:任东庆 朗诵:郑莺(总2773期)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专辑】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作者:任东庆 朗诵:郑莺(总2773期)
精华
热点
25-09-01 17:56
18705
阅读
关注
看!抗战歌曲
挺起了民族精神的脊梁,
是抗日战争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听!中华民族危亡之际
诞生的旋律,以多元化的
艺术形态和深刻的情感咏唱,
啊!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九一八”沈阳柳条河的爆炸声刚响,
四十八小时内,抗战歌曲
《奋起救国》就在广州亮相,
歌中“奋起,奋起”的呼声
响遍全国并传至南洋,
“宁战死,不为奴隶”
传递着民族的刚强!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上海弄堂和东京斗室里厢,
“起来,不願做奴隶的人们”
唱成了四万万人的共同理想,
它从抗日战地走向天安门广场,
把新中国的第一声晨号吹响。
《松花江上》是从西安传出
东三省的悲怆,
周恩来称“一支歌顶两个师兵力”,
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列为必唱,
1964 年收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成为“流亡三部曲”之首,
至今余音绕梁。
《大刀进行曲》是卢沟桥事变
后创作登场,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一声高扬,
展现了中国军民奋勇杀敌的力量,
被译成英、法、俄文版宣传演唱,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音乐”
最早的中国“铁壁铜墙”。
《黄河大合唱》于1939年
在延安首演首唱,
以黄河之魂展现中华民族的苦难、
抗争与希望,
《保卫黄河》中气势磅礴的轮唱,
《怒吼吧!黄河》中音调的激昂,
都是鼓舞抗日斗志的
“音乐武器”在闪亮!
《长城谣》从吴淞口亮相,
描绘了长城内外的“
高梁肥、大豆香”,
诉说了日寇的“奸淫掳掠苦难当”,
呼吁“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抗战救亡,
爱国之情
在国内外华人中广泛传唱。
《歌八百壮士》的歌与声自武汉飞扬,
倾诉死守四行仓库的
八百壮士的悲壮,
歌曲以节奏的坚定和旋律的激昂,
唱出了“宁愿死不退让,
宁愿死不投降”,
传递出“中国不会亡”的
坚定信念和立场。
《歌唱二小放牛郎》在太行山出场,
讲述13岁儿童团员
阎富华为抗日献身而亡,
是 “红药水写歌” “葫芦瓢弹唱”,
小英雄纪念碑上刻着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
这首歌刻入了全中国少儿的心房。
《游击队之歌》以鲜明的节奏
律动飞扬,
贺绿汀深入前线阵地创作
战地新歌新篇章,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彰显毛泽东思想,
被誉为
“人民游击战争的交响诗”畅享,
在开国大典和重大纪念阅兵式上
连续奏响。
《延安颂》带着深厚的感情与希望,
1938 年 8 月 10 日
在延安中央礼堂首唱,
观众席中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
称赞鼓掌,
1938至1945年,
延安广播电台以开播曲播放,
国统区青年
赴延安时,都爱把此歌咏唱。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25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