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铺子
-吐墨成丁-
今年五一节休假,前一天吃过中饭就从韶山乡下项目上往家里赶,路上车多,有点堵,快要上高速时已经快4点了,还是走走停停,半天移动不了几米。蓦然想起,有一位叫易富的高中同学就住在附近,不如先到他家看看,等过了这批车流量高潮再走,便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正好在家,且马上就把位置发给我,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吃晚饭。
于是我回过头又到镇上,买了点水果和一箱牛奶,然后导航往他家里走,进入他们村口那片树林后是一块很清幽的地方,绿树环抱之中矗立着一座仿古茶亭,飞檐翘角,上面用金粉写着“茶铺子”三个行书大字,左右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山水入丹青尽显乡村今古韵,下联:明清留胜迹宜将故地子孙传。茶亭中摆了一套石桌石凳子,两边还有健身器材,供村民们在这里锻炼和休闲喝茶。一左一右两条水泥路向村里宛然伸去,路两边的树木浓密翠绿,散发出清新气息,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棵特别遒劲的香樟树,或是一棵冠幅巨大的桂花树,遮阴蔽日,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显得万籁俱寂。
大约十分钟,导航显示目的地在我的左边,在乡村道路上,导航是无法精准地把我送到他家的,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好看到前面一个人在路边挖菜土,乍一看,好像是他,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我忽然犹豫起来,多年不见,岁月无情的模糊了我对他的记忆,我无法确认他就是易富,倘若真是两人对了面又没认出来,那多尴尬呀。于是我把车停住,假装认识他一样看着他坏笑。
“找哪个咯?有什么好事吗?”他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诧异的看着我。
“找易富呀”我故意歪着头,半真半假的笑着说道。
“哦,他就是这左边条路一直进去”他指了指旁边的一条小岔路。
“谢谢”我终于松了口气。走的时候我又问了一句“你是他兄弟吧,这么像”
他笑着“嗯”了一声,就弯下腰继续干他的活去了。
拐过弯,就远远看见他家门前有一颗大桂花树,用砖砌成台子围着,后面就是围墙的大门,车子一直开到他家的院子里,我下车就再无顾忌地大声喊着“易富,易富在哪里?”
易富身材不高,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袖T恤,一条黑色的西装短裤不伦不类的笑嘻嘻地跑了出来,他天生一副娃娃脸,要不是脸上留了点八字胡,还真以为是个小孩子呢,我哈哈一笑,伸出双手给他来了一个拥抱。
“老同学,你到还是老样子。”我转身从车上提着牛奶和水果放在他的堂屋桌子上。
“你莫要客气,同学之间来就来了,还买些东西干啥,你怎么晓得我家的,你没来过我家呀”他一边拘谨的把手往身上擦了擦,伸出来跟我握了握手。
“一点小意思,上边屋里是你哥吧,和你长得真像”
“是的,难怪你是问了他哦”
“嫂子呢”
“网鱼去了,马上就会回”
“那正好呀,等下有野生的新鲜小鱼虾吃。”我笑嘻嘻的。
他端来茶水,陪我坐下来简单的聊了几句,就急着要去准备晚餐。我也想趁这个时候去欣赏一下这里的田园风光,以及来时吸引我的路边景色,去拍几张风景照,发抖音或朋友圈,于是告诉他我先出去到附近逛逛。
从他家出来,旁边就是果林,果树已经发出了嫩芽,穿过果林后面就是菜园。菜园里豆荚抽出了银色的卷须, 金色的黄瓜花挂满了竹架,辣椒树也开出白色的小米花,整个空气里浮动着湿润的芬芳,这场景好熟悉呀,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的菜园子,同样是如此清新娇嫩,一片生机盎然,那时候农村没有菜市场,家家都有菜地,也没人卖菜,要想生活多样化,就得自家每个季节的蔬菜,品种多栽点。我家菜园虽小,只一分多点地,但父亲办法多,充分利用现场的优势,比如在水沟里栽芋头,渠道边上栽丝瓜、冬瓜,茄子地里栽西瓜香瓜,黄瓜地里种空心菜,至于南瓜,哪怕就是在大路边随便栽几根,一年都吃不完,父亲的算计,让我们各个季节的菜品种一个也不漏,特别是湖南人少不了的辣椒,大的、小的、红的、青的,吃不完之外,价钱好的辣椒、白薯、凉薯,父亲就用自行车驮着到城里去卖,补贴点家用,其他的,包菜、白菜、豆荚、等便宜点的,母亲就做了不少的咸菜、腌菜、坛子菜:盐辣椒,剁辣椒,酸辣椒,以备冬天大雪封门时有菜吃。父亲走后不觉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和家人住在城里,老家的菜园子就留给了我老弟,老弟疏于打理,没多久好多地方都荒废了,直到后来拆迁,就再也没有菜园子了,现在想起父亲的菜园子来,终究忍不住心酸,差一点就掉下眼泪来了。
穿过菜园后面长长的竹林,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左边山下面就是一口鱼塘,围着塘边的杨柳和桑树已经绽出了毛茸茸的芽苞,这是最新鲜纯净的绿呀。不过没有鸡犬相闻,也看不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身影,这里就是一个静谧的世界。不料几只漂亮野鸭,在塘边的灌木丛下不经意间冒出,飙成一条直线飞快的飞出,又不知飞往何处了,倒是给这个静谧的空间增添了一丝无拘无束的躁动。
右边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正值傍晚时分,天空上挂着一轮朦胧的月亮,边上闲云像一块停止飘动的纱巾,布满看似意想各异的图案,两只白鹭悄无声息的飞上空中,又静静的没入田野中的小溪,不见身影。
来到陇中,田里撒播的水稻种子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新苗,没有风,水在这片绿苗间隙中像是白色斑驳的亮点,田埂上长着厚厚柔嫩的小草的,看上去就像一块碎裂的镜子;用混泥土浇筑的田埂里,却像一个大大的银色托盘里,托着一片参差不齐的绿。种田都机械化了,没人养牛,也就没有小孩牵着牛来田埂上吃草了,整个田野中几乎没有什么响动,远处的连绵的山脉,水雾氤氲,像是这片田野的守护神,肃穆庄严的矗立在四周,这景色正如村口茶亭对联上写的:山水入丹青尽显乡村今古韵呢!只是感觉在这一切逸情古韵里,似乎缺乏些许灵动。
我脱下鞋子,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走着,脚上凉丝丝、湿乎乎的,我想,要是我今天要是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就好了,那将为这副丹青画面增添一丝热切又有如血色般奔涌的诱惑……
一切美景总是猝然发现,又不得不匆匆离开,易富喊我吃饭了,我赶紧又抓拍了几张就走了回来。
易富的妻子早就回来了,正在忙着把今天捕捞上来的小鱼小虾,放在锅里焙烤一下,虾子就变得通红通红,掺杂在青白色的小鱼里,花花绿绿很是漂亮,且香气四溢,看来今天不虚此行。
易富的妻子并非我想像中的职场人,相反看上去是那种肯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岁月蹉跎,使得身材本就不算高的她背部微微有点佝偻,好在皮肤白皙,举手投足之间仍掩盖不住她年轻时靓丽的容貌和强健的体魄。
我跟她打了声招呼,她浅浅的点头笑了笑,看得出我的到来,并没有激发出他妻子的待客热情,吃饭的时候,简单的几个菜中,也并没有炒一份我心心念念的新鲜鱼虾。这场面或多或少让我有点尴尬,刚才对乡村景色留恋的心情,一下被冲得七零八落的。
随便吃了几口饭后,我就准备离开,却见易富的妻子端来一盆洗好了水果,跟我说道:
“吃点水果吧,今天就真的对不起你呀,家里本来就没准备什么菜,那点小鱼虾是我在养老院的父亲想得吃,我才特意去网的,明天正好休假给他送过去,网得不多,就没炒给你吃了,实在抱歉呀。”
我连忙说不要客气,这么多菜够了,吃不完的,又好奇的问她:“在养老院的是易富的父亲,还是你的父亲?”
“是我的”嫂子看上去有点无奈的样子,“每个月要二千多,都是我们负担。”
“他没有儿子么”我感到很惊讶。
“有呢,我有一个老弟,在外打工,养了二个小孩,大的还在读大学,没什么经济来源,只好我们夫妇来分担点了,在我们乡下这种的情况很正常的。”
我这才明白今天没有炒小鱼虾的原因,这些年来,农村仅少部分人作了点自己吃的粮食蔬菜,很多地方城镇化建设搞拆迁,大都在城里买了房,分散在各个小区,不再像以前那样亲热,连走动都越来越少了,亲情缘分越来越浅。别说自己有儿子还由女儿女婿赡养,那些为挣家产打得头破血流、对簿公堂、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比比皆是。没想到在这大山深处,让我重新看到这份孝道、这份生活中相濡以沫的亲情。我不由转过头来,再看我的同学的那张娃娃脸,竟一下子觉得凝重起来,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凡的英气。
回来的路上,我不自觉的哼起了苏芮的《牵手》“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
月儿依旧淡淡的,依旧没有风,也没有繁星闪烁,白色水泥路铺在灰蒙蒙的夜里,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出了村口,我又回头看了一下村口的茶亭,那副下联:明清留胜迹宜将故地子孙传。一点也不假,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故地和胜迹,还有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咦,谁说今晚没有繁星?这古韵乡村里的世代传承不就熠熠生辉么……
2025年5月15日星期五于韶山
作者简介:吐墨成丁,原名,丁照红,曾用名:丁肇宏, 男,汉族,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