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入笔端 刀气贯长虹
——宋俊忠先生《大刀记》赋赏析
魏佑湖
重温《大刀记》,对我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能让我们深刻铭记抗战精神,为奋进新时代凝聚蓬勃力量。而宋俊忠先生的《大刀记》赋,则进一步引导我们追寻那股气贯长虹的《大刀记》精神,让这份精神从抽象感知转化为鲜明具象。
宋俊忠先生的这篇赋文以凝练铿锵的笔墨勾勒《大刀记》精神内核,融史事、侠气与敬意于一体,既是对文学经典的礼赞,更是对民族气节的深情叩问。《大刀记》赋,非仅为文辞之美,更以“史”为骨、“情”为魂、“义”为魄,将《大刀记》的文学力量与民族记忆熔铸于短短数语,读之如观大刀出鞘,见侠气干云,品之如临烽烟战场,感丹心滚烫。从中也感受到了一个智慧男子刚柔并济、包容博爱、不屈不挠、守义凛然的内心独白和所展示的胸怀。
这篇赋作以“铁骨淬霜锷,丹心铸侠锋”开篇,仅十字便将“刀”的凛冽与“人”的赤诚牢牢绑定,奠定刚健基调。文中“霜刃裂云崩雉堞”“卷刃曾屠东瀛马”等句,以“霜刃”“卷刃”等具象化的刀之形态,串联起抗倭杀敌的壮阔场景,让冰冷兵器承载热血信仰;而“丹心”“素心”“侠肝义胆”等词,暗抒敬意,让创作者的坚守有了精神重量,聚焦郭澄清、梁永生等人物的精神底色,使“刀”不再是单纯的武器,更成为民族大义与英雄气节的象征,意象交融间尽显磅礴气势,让英雄有了血肉。写梁永生,不铺陈史诗全景,而聚焦“父殒豪强梃,母沉浊浪洪”的家仇、“津门汗浸盐车重”的底层苦、“乍闻倭寇逞凶戾,一怒拔山慑鬼雄”的觉醒,从个人命运的跌宕,串联起清末民初的民不聊生到抗战时期的家国危亡;写郭澄清,不叙生平全貌,而择“陋室孤灯焚永夜”的著书苦、“病榻毫飞五夜风”的坚守、“齿啮笔囊开剑匣”的执着,以创作者的个体坚守,映照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戈的时代担当。结尾“运河千载汤汤水,犹带大刀龙虎声”,以流水寄情,将对英雄的追念、对经典的敬仰,化作跨越时空的绵长情思。刚劲的笔力中藏着柔婉的情怀,让“侠”不再是冷硬的符号,而成为有悲喜、有温度的精神图腾,小叙事里藏着大时代的褶皱,刀气与丹心交织成魂,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成为可感可知的温度与力量。
这篇赋作叙事凝练,史事与情怀相得益彰。以双线叙事串联内容:一线追述《大刀记》中梁永生的传奇。从“父殒豪强”“母沉浊浪”的孤苦,到“一怒拔山慑鬼雄”“骤起大刀队”的奋起,再到“千江仇涌共一泓”的觉醒,简笔勾勒出英雄成长轨迹,暗藏家国沦丧的痛感与抗争的决绝;另一线致敬作者郭澄清——“陋室孤灯焚永夜”“病榻毫飞五夜风”“齿啮笔囊开剑匣”,寥寥数语刻画出创作者以笔为刃、带病著书的坚守,将对作品的敬意与对创作者的钦佩自然融合,史事因情怀而鲜活,情怀因史事而厚重。
这篇赋作的核心,是对“义”的书写:梁永生的“铁肩担道义”,是个体对不公的反抗、对家国的担当;大刀队的“霜刃裂云崩雉堞”,是群体对侵略的抗争、对尊严的捍卫;郭澄清的“身颓未减冲霄志”,是文人对信仰的坚守、对精神的传承。从个人侠义到民族大义,从刀光剑影的“武义”到笔耕不辍的“文义”,赋作将“义”的内涵层层拓展,最终凝练为“刀魄昭昭悬日月”的民族精神象征。这“义”,既是《大刀记》的魂,也是中华民族穿越风雨、生生不息的根。结尾以“君不见运河千载汤汤水,犹带大刀龙虎声”以景结情,将运河流水与大刀精神相连,让激昂豪情沉淀为跨越时空的回响,余韵悠长,既收束全文,又让《大刀记》的精神穿透力得以升华,尽显赋体“体物写志”的独特魅力。
宋俊忠先生此赋,以笔为刀刻史,以墨为火燃情,既让《大刀记》的侠魂与刀魄跃然纸上,更让民族精神的星火在文字间永续,字字凝着对英雄的敬、对经典的爱、对民族魂的守。读罢合卷,犹闻运河涛声里的大刀铿锵,这份藏于辞藻间的赤诚与力量,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大刀记》的侠肝义胆相逢。不仅是为《大刀记》作赋,更是为永不褪色的民族气节立碑。这碑,不在青石板上,而在读者心上。这文字里的刀光,是历史的回响;这辞句中的丹心,是精神的火种。寥寥数笔,字字珠玑;铮铮大刀,耿耿宋君。这是对一部经典的礼赞,是对一个民族精神血脉的深情接续,更是一个文人的气节与胸怀。
魏佑湖简介:济南莱芜人,莱芜文化英才,莱芜好人。原莱芜市文史馆馆员,莱芜区“史敢当”红色历史专家研讨组成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写作学会莱芜写作中心副主任、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文学作品在四十余家报刊杂志平台发表四百余万字,被《齐鲁文学作品展》收入,被竹庐文艺评为全省“十大散文家”,曾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报告文学金奖,“羊祜文学奖”,“孙犁散文奖”,“全国散文评选”一等奖,“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散文奖、理论奖,“鲁新知”杯首届全国吕剑诗歌大赛奖。有上百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获省以上奖。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链接:
《大刀记》赋
作者/宋俊忠 朗诵/刘宗
铁骨淬霜锷,丹心铸侠锋。鲁北罡风起,长河血浪崩。观夫郭公澄清,秉烛照烽烟;宁津赤子,椽笔震沧溟。陋室孤灯焚永夜,素笺雷电裂玄穹。一刃横空惊海岳,百万雄文镌汗青!
忆昔梁君永生者,父殒豪强梃,母沉浊浪洪;雏凤折翎悲故冢,孤鸿踏雪泣寒汀。铁肩担道义,草莽亦图腾!津门汗浸盐车重,渤海星沉砧火红。乍闻倭寇逞凶戾,一怒拔山慑鬼雄。延河掬圣火,齐鲁扫霾腥。骤起大刀队,叱咤运河汀。青纱帐隐鱼肠剑,古槐根藏虎帐兵。霜刃裂云崩雉堞,寒光摇月碎胡庭。单骑引狼烟,万姓得康宁。尤感真诠开混沌:“千江仇涌共一泓!”遂使侠肝义胆气,熔作赤帜金星魄。
刀史贯长虹,侠魂薄太清。刃背斑驳凝碧血,锷尖凛冽刻殇铭。卷刃曾屠东瀛马,寒芒犹射北辰星。评书醒市井,绘本沸童龄。百十英灵铸青简,卅万烽烟化汗青。刀魄昭昭悬日月,长教魍魉怯宵行。
若夫郭公运斤,岂止文雄?实乃墨林飞将!昔有马公振华,碧血沃乡梓。今见澄清巨椽,素心勒贞珉。油灯烬挑三更月,病榻毫飞五夜风。齿啮笔囊开剑匣,血凝笺素染旗旌。身颓未减冲霄志,文隽长留贯日虹。君不见运河千载汤汤水,犹带大刀龙虎声!

朗诵者简介:
刘宗 ,纪录片配音人,山东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配音艺术专委会主任,济南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配音的知名节目有:CCTV-10《探索·发现》、CCTV-7《农广天地》、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等。

(原载《山东广播电视报》2025.8.22第27版)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