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24级中医骨伤3班肖泓玉返家乡实践记
在2025年萍乡市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医骨伤3班肖泓玉同学凭借在萍乡市中医院的出色表现,收获了来自实践单位的正式表扬信。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实践能力的肯定,更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投身基层、回馈家乡的青春担当。
7月,当她第一次踏入萍乡市中医院时,看着党务室堆积如山的档案和复杂的工作系统,这位平日里钻研中医典籍的医学生感到非常忐忑。但她没有退缩,在办公室前辈们悉心指导下,迅速调整状态,用踏踏实实、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开启了自己的实习之路。她在笔记本上记录党务工作,高效有序地完成了任务。
8月,肖泓玉换了一个科室,去萍乡市中医院的自然疗法推拿科实习,淡淡的艾草香与中药味交织弥漫,走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与询问声。在这里,她身着白大褂跟着欧阳主任穿梭于诊室,或俯身观察患者穴位,或小心翼翼地调配中药,或专注地练习推拿手法。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长期哮喘前来敷三伏贴,她仔细听患者倾诉症状——遇冷咳嗽,夜间加重……她小心翼翼地伸手触碰患者的背部,寻找按压穴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药丸放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实践让她跳出了课本上的理论框架,意识到中医治疗从来不是“千人一方”,而是对个体差异的细致考量。
打破砂锅问到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她穷追不舍诚心请教。慢慢地她也懂得了“冬病夏治”并非抽象概念——那些小小的药丸,是中药药性与经络穴位的精准结合。
在中药房的学习,则让她对“药材”有了全新的认知。蜜麻黄和麻黄有什么区别?她取出一小包麻黄和一小包蜜麻黄,药典曰:麻黄性温,发汗解表力强,适合体质壮实的患者;蜜麻黄经过蜂蜜炮制,温性缓和,润肺止咳效果更好,适合体虚者。老人就要慎用生麻黄,因为可能会让老人心慌出汗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
早上九点,推拿科的治疗室里,肖泓玉正在为一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拔火罐治疗。她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因为这位老人家体质较弱,火罐只停留了10分钟。火罐疗法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
肖泓玉说最让她难忘的是学习拔火罐的过程。刚开始她以为就是点火、扣罐那么简单。直到欧阳主任让她亲自操作,才发现其中的门道太多了。火罐疗法虽然传统,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扣罐的力度和角度要得当,只有快、准、稳,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负压。
随着实习深入,她开始接触推拿治疗。推拿不是简单的按摩,每一个手法都对应着特定的经络和穴位,力度、方向都有严格要求。在练习推法时,她总是掌握不好力度,于是她反复练习,直到节奏明快,推、揉、按都能连贯自然。后来,不少病患者都夸赞她的手法力达病所细腻温柔。

两个月的实践,肖泓玉实现了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蜕变。她整理党务档案,不断成长;她遵循学校“厚德精医,守正创新”育人理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虽然收到了萍乡市中医院的表扬信,但肖泓玉表示,表扬真的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起点。
这段实习经历,让她从一个“中医理论学习者”逐渐向“实践操作者”转变。中医最讲究医者仁心,她说要做一个乐于为人民服务的人,坚定自己的学业选择,她和所有医务者一样,拥有一个同样的愿望:"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肖泓玉多次主动要求跟随欧阳主任外出义诊,走街串巷到患者身边去,进一步夯实学会的技术。她虚心学习认真服务不仅得到了中医院的表扬,也得到了许多患者的称赞。
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汇聚成属于她的独特成长轨迹。期待这个眼里有光、脚下有力的青年,在更远的未来继续与热爱同行,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