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蜀雪
陈原达
我喜欢蜀山的雪,更喜欢那个让我魂牵梦绕、思念不已的地方——题记
幼时,在蜀地生活,蜀山多猿哀鸣,那几个冬天,小雪迷离,为我家旁边的那座山做了嫁衣,风也很温柔,我喜欢在雪中感受北方的冬天,也乐于去追逐鹿鸣的尽头,在那儿坐着,看看乌云有没有侧脸,唯见桥边人家的屋顶都飘青烟。
一丝炊烟,唯美了流年时光;一次冬雪,温润了此去经年。
那几年,我不识得梅花的面容,后来,在别的城市,我见过很多梅花挂在枝头,仿佛在叙说蜀山当年。我便是携一份雪韵梅乡的思念,送其飞渡青山,到我那蜀山小屋。又是一年冬,尤忆南窗雪。
那时执念,岁岁年年,对雪之喜,永如初见, 我愿为一场雪,南辕北辙。画地为牢,锢小雪迷离时,
一年清晨,阳光撇向窗台,我独坐良久,烟雾很大,南风也吹不散,许是南风知我意,思念跟着飞至旧人故里。我想念着那几年的寒冬,绮念如沧海般,越来越不见底,却是越来越深了,这里离蜀山的小屋有几万里,想着想着,看着窗外柳絮似到,与当年幼时常看的风中落叶也有半分形似。
窗台那年风乍起,又忆及当年雪落时,而今,几多缤纷,几朵花红。流年轻叩,在窗台柔风中我回望,未见窗外落红,只余清香如故。
良久的坐,却是抵不过心中几多愁,情意绵绵,语更绵绵 ,这份思念,我想并无绝期,那个地方,承载了我好多年的快乐,还有好多年的欣喜,也有好多年的欢愉,那年一去长相离别,再也没有和心心念念的旧时小屋想见,也永别了年年如是的几场蜀山的雪,我拿起琵琶,拨弄它的弦,也懂得了那句“未成曲调先有情”,拨动长弦,追忆似水华年的碎碎念念,微微合上双眼,弹尽对家乡以及几年未见的蜀山雪的所有思念。
冬天的扉页,是思念的序言;记忆的深处,是蜀山的冬雪,我睁开双眼,望向北方,虽然烟雾未散,可我一眼便忘到了蜀山小屋,它在心有,却上眉头。它在蜀山的一角,可对于它的感触化成了泪,在眼角。我望向北方,心绪飘回那年雪天,飘回旧人故里。
雪花纷纷飘落,衣袖随风起舞,耳畔是遥远的鹿鸣,伴随着雪花穿林打叶的声音,眼眸看到的是细雪如同无边丝雨,散散坠落林间,心中几多情愫,却便是无言了。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呢,我想,是因为这场雪,穿越了多年的光阴,飘向了从前的自己,也是因为蜀山的小屋,遮住了多年的委屈,呵护着小时的快乐。再次追忆,饱含热泪,也便是轻微颔首,只能空悲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蜀山的雪,像柳絮乘风而起,也像秋花纷纷飘落,更似炊烟袅袅飘升。这多年的大雪便是模糊了双眼,连同着泪,满了眼眶。
我凝望了那片土地一年又一年,那几年的大雪,是我藏在星空中的梦想,也是我穷极一生追求的宝藏,其中驻守了我多年对于蜀山、蜀雪的渴望,我望向蜀山的方向,将我的万千如水柔情,刻在石板。那场雪,也随着时间模糊,我的笑脸,也随着时间消敛,泪水满了眼眶,视线便是更模糊了,我望向远方,心飘向故里。
陈原达,笔名南初,2009年7月18日出生,四川乐山人士。中国内地诗人、作家、散文家。系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海南分会会长,系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系海口市作家协会会员。编纂个人诗集《踏春有信》、《清》、《沉没》编纂个人散文集《亲到月亮了吗》、《淡淡的怀恋》、《迟》、《赴江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