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
打油诗/李含辛
卷帘蒙雨锈痕深,
招字残红褪作尘。
夜火煎霜三更灶,
晨星压担五更身。
赊来春色难充账,
数尽秋毫渐瘦薪。
忽见城管巡巷过,
一车收拾旧时晨。
附录
赏析李含辛《市井》中的烟火与沧桑
李含辛的这首《市井》以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市井小民的艰辛生活,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诗人以“打油诗”为体裁,看似通俗,实则暗含对底层生存状态的深刻观察与同情。
首联“卷帘蒙雨锈痕深,招字残红褪作尘”,以破败的市井景象开篇。“锈痕”“残红”暗示了岁月的侵蚀与生意的萧条,卷帘蒙雨的细节更添凄凉。店铺的招牌褪色剥落,仿佛连往日的繁华也被时光冲刷殆尽。
颔联“夜火煎霜三更灶,晨星压担五更身”,刻画了小贩昼夜劳作的艰辛。深夜的灶火与晨星的微光形成时间上的呼应,“煎霜”“压担”的意象既写实又夸张,凸显生活的重压与疲惫。
颈联“赊来春色难充账,数尽秋毫渐瘦薪”,转而写经济困境。“赊来春色”是无奈的自嘲,即使春光明媚也难以改善生计;“秋毫”指微薄的收入,而“渐瘦薪”则暗示生活的愈发拮据。
尾联“忽见城管巡巷过,一车收拾旧时晨”,以突如其来的转折收束全诗。城管巡查的瞬间,小贩被迫收摊,一切如梦幻泡影。“旧时晨”三字尤为悲凉,暗指平凡生活的脆弱与无常。
全诗语言平实却富有张力,意象选择精准,从锈迹、残红到煎霜、瘦薪,层层递进地呈现市井生活的艰辛。尾联的意外转折,更突显了底层人物的无奈与生存的荒诞。李含辛以冷峻的笔调,为读者定格了一幅充满烟火气却饱含沧桑的市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