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二十年后的梧桐树
二十年后的省城,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陈江河站在妇幼保健院旧址前,这里如今是跨国粮商大厦的停车场。他握着手心里的麦粒——二十年来,那三组数字像烙印般刻在记忆里:71023。
“先生,这里不能停车。”保安走过来,胸牌上印着“张助理”。陈江河瞥见他衬衫领口若隐若现的白兰花刺青。
“我找1971年3月的出生档案。” 保安眼神骤变:“档案室三年前就拆了。” 这时地下车库传来沉闷的撞击声。跟着保安赶去时,陈江河看见一辆卡车撞破了墙体,露出个隐藏的地下室。空气里飘来熟悉的霉味——是老档案馆特有的气味。
地下室堆满发黄的档案袋。陈江河借着手机光亮,找到标着“1971年3月”的铁柜。71023号档案袋里只有张出生证明,新生儿姓名栏写着“白兰”,父亲姓名处被黑墨涂抹,但背面透着光能看到“张”字轮廓。
证明里夹着张老照片:年轻的张副书记抱着婴儿站在粮仓前,背景里有个女人正在粮堆上撒白兰花——正是白兰母亲!
“终于找到了。”保安突然举枪现身,“张总裁等这份档案等了二十年。”他撕掉伪装,露出颈后的白兰花刺青:“总裁说,只要拿回档案,就告诉我亲生母亲的下落。”
卡车司机摘下帽子,竟是阿棠!她甩出铁钩打掉手枪:“你母亲就是被张总裁灭口的芳姐!白兰花的刺青,是我们寻找同伴的标记。”
三人扭打时撞翻了档案柜。陈江河在散落的文件里看到份2005年的协议:张氏粮业与外资合作建设基因库,而基因样本来源竟是——“救灾粮征集计划”!
突然,整座大厦响起警报。显示屏出现张副书记老迈的脸:“既然都到齐了,就让你们看看真相。”墙壁翻转,露出巨大的玻璃实验室——里面种满发着幽光的白兰花,每朵花蕊里都结着麦粒!
“从1971年发现特殊基因的白兰麦种,到如今掌控全球粮食命脉...”老人狂热地抚摸麦穗,“还要谢谢你们保管麦种这么多年。”
阿棠突然大笑:“你当真以为那是原种?”她扯开衣领,露出心口的白兰花疤痕,“真原种二十年前就种进我们身体里了!”
实验室突然断电。黑暗中响起哑妹的声音,从每个喇叭里流淌出来: “母亲们把麦种缝进我们的血肉 让真相随着血脉传承 每朵白兰花开的时刻 都是种子苏醒的时刻...”
应急灯亮起时,陈江河看见所有员工都掀开衣领——人人都有白兰花刺青!保安颤抖着摸向自己的刺青,那朵花竟在微微发热。
“不可能!”张总裁砸着控制台,“我明明替换了所有..." 玻璃爆裂声打断了他。白兰花田里升起全息投影——是二十年前批斗会的场景!芳姐的声音响彻大厅: “每粒刻花的麦子都是活着的档案 每朵白兰花开都是真相的绽放...”
陈江河掌心的麦粒突然发芽,长出微小的白兰花。花蕊里投射出三维影像:1971年的账本原件,每笔交易都清晰可见。
大厦开始崩塌。人们手拉手组成人链,领口的白兰花刺青连成发光的河流。陈江河最后看见张总裁跪在花田里,那些发光的花瓣正将他吞噬。
街头梧桐树下,有个穿蓝布衫的姑娘对他微笑。她递来朵白兰花,花心刻着新数字:202371023。
风吹起她的长发,露出耳后的白兰花刺青——和二十年前的哑妹一模一样。
(第九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