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批斗会上的口琴声
妇幼保健院的梧桐树上贴满了大字报。陈江河混在看热闹的人群里,听见人们议论纷纷:"今天要批斗海外特务呢!""说是抓到了倒卖国库粮的主犯!"
操场临时搭起的台子上,芳姐被反绑着跪在那里,额头刻着鲜红的"特"字。她十岁的女儿小棠被拴在台柱上,嘴里塞着破布。
张副书记对着话筒慷慨激昂:"就是这个女人!把救命粮卖给外国人!"他举起一叠照片,"我们在她家搜出海外来信和美钞!"
陈江河认出那些照片——正是密室墙上挂着的粮仓结构图,此刻被说成是"特务活动证据"。台下群情激愤,"打死她"的吼声一浪高过一浪。
突然,小棠挣脱了嘴里的破布,唱起一支古怪的童谣: "白兰花,开两岸 粮仓满,娃娃饿 金元宝,换黑心 河神今夜收人喽~"
张副书记脸色骤变:"快把那小特务的嘴堵上!" 就在此时,陈江河听见身后传来口琴声。吹的正是那首童谣的调子!他猛地回头,看见戴草帽的老乞丐坐在墙根,破碗里扔着朵新鲜的白兰花。
口琴声越来越响,竟从四面八方传来。卖冰棍的老头、补锅的匠人、甚至台上戴红袖标的青年都在吹同一首曲子!芳姐突然抬起头,朗声接唱:
"河神不收无辜人 阎王专抓黑心肝 三千斤粮三千命 一朵白兰一朵冤~"
全场哗然中,台子突然塌陷!张副书记掉进台下的暗坑,坑里赫然堆着印外文的粮袋。人群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更大的骚动:"真是外国粮!""原来贼喊抓贼!"
陈江河想趁乱冲上台,却被老乞丐拉住:"看那边——"只见小棠偷偷解开绳索,从芳姐衣领里掏出个微型相机,飞快塞进台下接应的阿棠手中。
"追!"张副书记的爪牙发现动静。阿棠抱着相机冲向侧门,突然有辆卡车闯进来——驾驶座上竟是本该死在河底的陈记者!
卡车撞开追兵,阿棠跃上车厢的瞬间,陈记者朝人群撒出大把传单。传单上是张副书记与外商签合同的照片,背景的日历显示正是洪水最严重的那天。
"假的!都是假的!"张副书记从坑里爬出来抢话筒,"这是特务的阴谋!" 突然,高音喇叭自行响起,播放出清晰的对话: "... ——这批麦子运到香港能翻十倍 ——可是省长那边... ——老规矩,三成给他 ..." 是张副书记和粮商的声音!录音最后有个女声轻笑:"白兰花都听着呢~"
芳姐突然挣断绳索,抢过警卫的枪对准天空:"乡亲们!看看粮袋里的东西!"她撕开粮袋,金黄的麦粒倾泻而出——每粒麦子上都刻着微小的白兰花!
人群彻底疯狂了。人们扑向粮袋,发现所有麦粒都有这样的标记。"是河神显灵啊!"老人们纷纷跪倒,"河神在白兰花上刻了冤情!"
陈江河趁乱摸到台后,在小棠指引下找到暗格。里面是完整的录音设备和台发报机,发射键上贴着朵白兰花形状的贴纸。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小棠熟练地拆下磁带,"她说要是出事,就按下这个白兰花按钮。"
远处传来枪声。芳姐倒在血泊中,手里紧紧攥着刻花的麦粒。她的血浸透台板,渗进下方"为人民服务"的标语里。
口琴声再次响起。这次吹的是送葬的调子,所有吹奏者都摘下帽子,发间别着白兰花。陈记者开着卡车冲进场,车斗里飞出无数白兰花花瓣,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雪。
张副书记在花雨中瑟瑟发抖:"妖术!这是特务的妖术!" 突然,所有高音喇叭同时响起哑妹的声音: "1971年3月18日,我出生那天 母亲在产房里写下第一页账本 她说每个孩子都该有饭吃 每朵花都该看见春天..."
陈江河循声望去,看见哑妹站在吊车顶端。风吹起她的蓝布衫,像朵绽放的白兰花。
"抓住她!"张副书记嘶吼。 哑妹纵身跃下,落在装满麦粒的卡车上。卡车瞬间变成花车,每粒麦子都开出白兰花!
在万人惊叹中,花车缓缓驶向河道。哑妹的声音从花丛中飘来: "记住71023 那是白兰花开的日期 也是真相绽放的时刻..."
陈江河低头看去,发现自己掌心不知何时多了朵白兰花。花蕊里藏着粒麦子,麦壳上刻着三组数字:71023。
(第八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