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失踪的档案
全城戒严的哨声像钢针扎进耳膜。陈江河缩在印刷厂的地下室,看着工人们连夜销毁证据。芳姐往炉膛里扔最后一批传单时,火光照亮她颈后的刺青——朵绽放的白兰花。
"这是..." "白兰母亲设计的图腾。"芳姐拉高衣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 阿棠掀开衣角,腰侧同样有朵白兰花:"三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就为等这本账本。"
突然地面传来剧烈的撞击声!天花板簌簌落灰。 "保卫科带冲车来了!"放哨的少年跌跌撞撞爬下来,"他们知道入口!"
芳姐猛地推开墙角的铁柜,露出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密道:"跟紧我!"她在黑暗中准确摸着壁上的刻痕,"这是白兰母亲设计的逃生路线,直通档案馆。"
陈江河在狭窄的通道里匍匐前行,指尖突然触到片柔软的东西——是朵新鲜的白兰花,别在通风口铁栅上。花瓣还带着露水。
"她总是这样。"芳姐的声音发颤,"活着时就爱在密道里留花,说要是哪天她不在了,就让花香给我们指路..."
档案馆地下室堆满发霉的卷宗。芳姐撬开1959年的档案柜,抽出口贴着"粮荒专项"的箱子。里面竟是满满一箱白兰花标本,每朵花下都压着张照片。
"看这个。"阿棠抽出张1962年的合影。照片上年轻的白兰母亲站在粮仓前,身旁是笑容灿烂的张副书记——他当时还是粮站统计员。
另一张1973年的收据显示:张副书记通过白老四收购救灾粮,转手高价卖出。签字确认的经手人叫陈墨——正是跳江的记者!
"陈记者是张副书记的亲外甥..."芳姐又抽出份泛黄的认罪书,"白兰母亲就是因为发现这个,才被灭口的。"
陈江河突然想起件事:"密码71023是什么意思?" "是白兰母亲的忌日。"芳姐声音哽咽,"1971年2月3日,她投河的日子。"
档案柜最底层藏着本日记。1971年2月2日的最后一行字迹潦草:"张要销毁所有证据,我必须把真账本藏在..."
字迹在此中断。后页粘着朵干枯的白兰花,花萼下藏着微型胶卷——正是文化馆李墨书保管的那卷!
"原来她复制了两份..."芳姐对着灯光看胶卷,"这份记录着更大的人物..."
突然,楼上传来档案架倒塌的巨响。有人在下逐层搜查! 阿棠迅速推开排档案柜,露出墙上的暗格:"从这里能通到护城河!但只能过一个人!"
芳姐将胶卷塞进陈江河衣领:"记住,71023是开启信号的密码。找到电台,发送这个频率——"她在陈江河手心画了朵五瓣花。
暗格在身后合拢时,陈江河最后看见的是芳姐解脱的微笑。她和阿棠手拉手站在档案柜前,就像两株并肩的白兰树。
护城河的污水没到胸口。陈江河摸着墙上的刻痕前行,指尖突然触到熟悉的纹路——是朵刻在砖石上的白兰花,花瓣指向某个方向。
顺着指引浮出水面时,他发现自己就在文化馆对岸。河滩上坐着个钓鱼老人,鱼篓里装着台军用电台。
"等你三天了。"老人掀开斗笠,竟是本该淹死的陈记者!他指着胸口绷带苦笑:"跳江时被水鬼救了,倒是你..."
话未说完,对岸文化馆突然爆炸!火焰中,有个蓝衣身影站在窗前,手里举着朵白兰花。
陈记者猛地站起来:"那是芳姐的妹妹!她三年前就..." 第二次爆炸吞没了那个身影。陈记者颤抖着打开电台,频率盘赫然刻着五瓣花图案。
"71023..."他喃喃输入密码。电台突然自动打印出张纸条,上面是组地图坐标——正是陈江河刚才浮出水面的位置。
地图背面有行小字,墨迹未干: "白兰花开了,我在未来等你。"
河水突然泛起奇异的光芒。陈江河低头望去,只见无数白兰花从河底升起,像星星点亮了黑暗的水流。
(第六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