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北去的渡船
爆炸的余震还在耳膜里嗡嗡作响。陈江河沿着河岸向北狂奔,背后的火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泥泞中扭曲成诡异的形状。李墨书最后那个微笑刻在他脑海里——那是早有准备的赴死。
天亮时,他躲进一个废弃的渔船。拆开缝在衣角里的胶卷,对着晨光仔细端详。微缩胶片上密密麻麻全是数字,像是蚂蚁爬过的痕迹。密码是白兰花的生日,可他根本不知道她的生日。
河面上漂来焦黑的木板,其中一块刻着"文化"二字。陈江河想起李墨书临死前的嘱托:"去找省城的陈记者"。他在文化馆的废墟里翻找过,根本没有记者相关的信息。这也许是个暗号?
第三天,洪水退了大半。沿岸开始出现捞浮财的人,他们拿着长竹竿,打捞顺流而下的家具、牲畜,偶尔也有泡胀的尸体。陈江河混在其中,听见两个捞尸人的谈话:
"文化馆老李死得真惨,炸得就剩半截身子..." "听说他外甥女也没了,粮站白会计家的哑女。" "作孽啊,那姑娘前天晚上还找我爹租船来着,说是要去省城探亲..."
陈江河猛地抬头:"她租船?" 捞尸人打量着他:"是啊,奇怪的是她租了船却没来取。我爹等了大半夜,后来发大水,船也冲没了。"
哑妹那晚说要回去问清楚,原来是骗他。她早就计划好要独自去省城!陈江河心跳加速:"船冲到哪里去了?" "下游三里处的回水湾,那儿卡着不少沉船。"
趁着暮色,陈江河找到回水湾。洪水在这里拐弯,形成巨大的漩涡,堆积着树枝、破船和各种杂物。他在残骸中翻找,终于发现那艘写着"周家渡"的小船。
船底有个暗格,被水泡得发胀。撬开后,里面是个油布包。打开油布,陈江河呼吸一滞——是那本失踪的账本原件!封面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
账本里夹着张车票:明日清晨开往省城的渡轮船票。票根背面有行小字:"找陈记者,就说白兰花开了。"
原来哑妹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她故意让白老四抢走假账本,真账本一直藏在租来的小船里。她赴死前比的那个兰花手势,是在告诉他这个秘密!
第二天清晨,陈江河用最后一点钱买了身干净衣服,混上开往省城的渡轮。甲板上挤满了逃难的人,有个抱孩子的妇女一直在哭,说丈夫淹死了,粮证也冲没了。
"都是粮站那帮天杀的!"旁边老汉咬牙切齿,"明明有救济粮,非要塞钱才给发!白会计倒好,直接喂了鱼..."
陈江河握紧栏杆。河水浑浊,偶尔漂过死猪死羊。他突然看见有个穿蓝布衫的姑娘站在下游岸边,身形像极了哑妹。渡轮转过河湾时,那姑娘突然回头——竟然是张完全陌生的脸。
"看什么呢?"身后有人问。 陈江河转身,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手里拿着相机。 "没什么,认错人了。" 中年人递来名片:"省城晚报记者,陈墨。你在文化馆工作?我好像见过你。"
陈江河心跳骤停。陈记者!原来他一直在这艘船上! "李墨书让我来的。"他低声说,"白兰花开了。"
陈记者眼神一变,随即恢复自然:"哦,老李的花终于开了?来,这边说话。"
船舱角落里,陈记者听完经过,久久不语。最后他摘下眼镜擦拭:"老李是我大学同学,我们调查粮站的事半年了。白老四只是小角色,背后还有更大的人物。"
他拿出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个戴干部帽的男人,站在粮站门口。陈江河瞳孔收缩——这是县里分管粮食的张副书记!去年视察时,还摸过小妹的头说"保证不饿着一个孩子"。
"账本给我。"陈记者说,"你到省城后去这个地方。"他写了个地址,"有人接应你。"
渡轮靠岸时,突然上来几个穿制服的人:"临时检查!都出示证件!" 陈记者迅速将账本塞进相机包,低声说:"分开走。万一出事,记住密码是71023。"
检查人员越来越近。陈江河突然看见其中一人腰间别着的东西——那是哑妹的绣花鞋!怎么会别在这些人腰上?
"抓住那个记者!"有人大喊。陈记者猛地推开检查员,冲向船舷。枪声响起,他像片落叶般坠入江中,相机包在空中划出弧线,正好落在陈江河脚边。
"都不许动!"制服们围上来。陈江河抱起相机包,在人群掩护下挤向舷梯。突然,有个小女孩拉住他衣角:"哥哥,你的花掉了。"
是那朵干枯的白兰花,居然一直粘在他衣襟上。小女孩将花塞回他手里,眨眨眼:"快走吧,妈妈在等你。"
这眼神...分明是哑妹的眼神!
陈江河再回头,小女孩已消失在人群中。他握紧白兰花,随着人流跌跌撞撞下船。码头上,有个举着"接周家渡客人"牌子的女人,正朝他微微点头。
江风骤起,吹落他手中的白兰花。花朵在空中打了几个旋,飘向滔滔江水。陈江河突然想起哑妹沉没前的那个手势——那不是告别,是指引。
(第四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