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之魂
文/雨下罗加
当第一缕晨光劈开混沌,山海经从雰霏中走来。异兽踏碎云影,烛龙衔住日月,墨色里,先人的想象正破土而出。昆仑的雪落在书页间,化作千万年不化的传奇。三坟五典沉在时光河底,河图洛书的纹路在尘埃里流转,像大地的肤理,藏着文明最初的密码。周易的六十四卦在风里推演,阴阳鱼吞吐着昼夜。乾为天,坤为地,每一道爻痕都是历史的刻痕,算出兴衰更迭,也算出乾坤朗朗。尚书摊开九州的舆图,禹贡的墨迹洇染山河,甲骨裂纹里的卜辞仍在龟甲斑驳里翕动,如远古心跳叩击文明门扉。诗经的风从两千年前吹来,关雎的鸣叫声落在蒹葭上,蒹葭便抽出青痕。风雅颂在田野间生长,是先民的心跳,是炊烟的魂影,是所有未说出口的悲欢,都酿作了草木的芬芳。礼记的规矩在天地间铺展,是父子的敬,是君臣的义,是大同世界的微光,在礼器的青铜色里闪烁,照见过往,也照亮将来。
礼器的青铜色未冷,春秋的笔已在竹简上惊雷乍响。一字褒贬,足以让王侯失色。那些微言里的大义,像北斗星悬在夜空,指引着是非的方向。楚辞的悲风裹着兰芷的香,屈原的脚步在上下求索间踏出诗行,纫秋兰以为佩的衣襟拂过沅湘,湘夫人的泪便渗进浪涛,成了千古流淌的忧伤。史记的竹简在灯下泛着青光,太史公的笔蘸着血泪,写下帝王将相的功过,也写下贩夫走卒的悲欢。那些“史家之绝唱”的字,比青铜更坚硬,比磐石更长久,在汗青上刻下永不褪色的姓名。
汉书擎起简牍,续写两汉的风云,工整的墨迹里,有丝绸之路的驼铃摇碎夕阳,有漠北草原的风声卷着胡笳。三国志的英雄在纸上长啸,赤壁的火还在字里燃烧,惊涛拍打着书页,溅起的水珠里,是关羽的青龙偃月映着丹心,是诸葛的羽扇纶巾拂过八阵图的迷雾。资治通鉴里,司马光的砚台盛着江河,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十国,“臣光曰”的评点藏在字缝里,比青铜鼎的铭文更沉,每一页都浸着兴衰的教训,像一卷铺展的史笺,洇着昨日的尘埃,也印着明日的路。
老子的五千言是道的阖辟,无为而治不是退守,是天地藏锋的喑默。“道法自然”四个字,比山更沉敛,比水更悠长,在红尘里开出智慧的花。论语的仁爱是春风,拂过九垓,孔夫子的叹息落在杏坛,与弟子的问答声缠成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训诫,便顺着这线,在市井的喧嚣里,在朝堂的肃穆里,长成了文明的根基。庄子的鲲鹏从字里腾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逍遥不是放任,是心灵的自由——污泥里,也能开出莲花的通透。墨子的兼爱像星火,在战乱的年代里点亮,木鸢载着非攻的理想掠过城垣,旗帜下是对和平最朴素的向往,是侠义的丹心,比白雪更纯净。
本草的草木在纸上生香,药香漫过竹简时,神农的足迹已印在每片叶尖。每一味药都是生命的救赎,每一页书都是医者的仁心,挽狂澜于既倒,救苍生于病痛。齐民要术的谷穗在字里饱满,耕佣的汗水渗进书页,长出仓廪的丰实,长出天下的安泰。水经注的江河在笔下奔涌,郦道元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三峡的猿啼还在字间回响,每一条河流的脉络都是大地的血管,流淌着文明的养分。天工开物的匠心在字里闪烁,稻麦的种植藏着四季的密码,舟车的制造凝着草木的灵性,鲁班尺量过的榫卯里,藏着人类与自然对话的私语,是智慧的精魄,足以叩动天地。
这万卷典籍,堆叠起来便是昆仑。每一个字都有千钧重,压得住沧海桑田。它们是笔墨锻造的锋刃,劈开蒙昧;是典籍熔铸的城郭,护住文明。从远古到今朝,一页页,一代代,华夏的脊梁,就在这字里行间,站成了永恒。而此刻你指尖抚过的某一行,正与千年前落笔的那人,共享同一缕穿透时空的月光。书页轻响,那声响,原是千万典籍的魂魄,在时光里轻轻和鸣。 而这和鸣里,早把古今的问号,都酿成了照亮前路的星。
原创作品
文中视频 作者/雨下罗加
特聘雨下罗加 北京都市头条文学总监
作者简介
雨下罗加:北京金亿
乾坤影业有限公司制片
人演员。业余喜欢诗词
创作。
【主播简介】
懂味,山东省淄博市人,喜欢朗诵、写作、阅读、摄影、音乐等。曾经军旅生涯。善于记录生活,崇尚简洁自由,向往美好文明,信奉快乐人生。相信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声音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