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静安寺
隆光诚(广西南宁)
北宋祥符徙静安,禅林千载铸奇观。
三家宝殿雄巍立,八咏僧诗逸秀攒。
湮废连番犹复盛,穆清近日喜重繁。
虔恭香客随肩踵,几许初心净若兰?
这首《七律·静安寺》是广西诗人隆光诚的作品,以七言律诗形式描绘上海静安寺的历史底蕴与宗教文化。以下从内容、艺术特色及背景三方面评述:
一、内容解析
历史渊源:首联“北宋祥符徙静安,禅林千载铸奇观”点明静安寺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年),历经千年变迁,成为佛教文化奇观。
建筑风貌:颔联“三家宝殿雄巍立,八咏僧诗逸秀攒”描写寺院内三大宝殿的宏伟气势及历代僧诗的文化积淀。
兴衰更迭:颈联“湮废连番犹复盛,穆清近日喜重繁”展现寺院多次湮废后复兴的历程,暗喻宗教文化的坚韧生命力。
香客信仰:尾联“虔恭香客随肩踵,几许初心净若兰?”以香客络绎不绝的场景,探讨信仰初心如兰的高洁境界。
二、艺术特色
用典精炼:融合历史事件(如“徙静安”)与佛教意象(如“禅林”“宝殿”),增强时空纵深感。
对比手法:通过“湮废”与“重繁”的对比,突出寺院复兴的张力。
设问升华:末句以“初心净若兰”的设问,引发对信仰本质的思考,余韵悠长。
三、作者背景
隆光诚系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多发表于全国专业刊物,风格融合古典格律与现代人文关怀。本诗延续其“步韵传统”(如步韵元好问、曹经沅等),体现对佛教文化与历史遗迹的深度观照。
整体而言,此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既具文献价值(如印证静安寺历史),又含哲思启迪,是当代佛教题材诗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