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八月,金桂飘香。清晨,由戎马一生的宋保华兄驱车,笔者与海派书画泰斗程十发先生公子、著名旅美画家程多多老师,应邀同去沪北某公司雅集。
甫进二楼,移步换景,或是名人字画,或是案上古玩,琳琅满目,光彩夺目。
朱海总经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人热情实诚,由其做东,先饭店欢聚。席间有书画名流,企业明星,收藏大家,摄影高手,觥筹交错,不亦喜乎。
多多老师妙语连珠,笑语阵阵,让人联想到十发老生前的幽默风趣,这在著名电视主持人,曹可凡纪念十发老的文章中,俯拾皆是。多多老师是青出于蓝了。
午后,在公司一间雅致的画室,由82高龄的程十发入室弟子、著名画家赵竹鸣总策划,著名书画家禅源书画院院长、致公书画院副院长汤其耕率先开笔,继之,程多多,赵竹鸣,画笔齐舞,飞彩泻色,三人联袂,合作一幅《春艳图》。博来现场嘉宾一致赞叹。
笔者不甘寂寞,潜心读画,徜徉其中,涂上几笔,撰一小文,为三位画友杰作喝采。
《 松青伴花红,丹翎共晓色》
——品读《春艳图》
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璀璨长卷中,海上名家汤其耕、赵竹鸣、程多多三位联袂创作的水墨佳作《春艳图》,以独具匠心的构图与深邃悠远的意境,令人驻足,光彩夺目。
作品融松、石、牡丹、梅、水仙及鸡雏等意象于一炉,构筑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既承传统笔墨之意趣与张力,更寄寓了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礼赞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画面上,一株苍劲的青松凌空而出,如虬龙探海,从右至左铺展,占据大半个画面。枝干横逸,墨韵浑厚。松针以焦墨劲写,疏密有致,尽显风霜淬炼之遒劲;其势虽左展,其意犹右顾,形成张力充盈的视觉平衡,奠定了整幅作品的精神基碉。
松为百木之长,既喻坚贞之志,亦寄寿考之愿,俨然如长者舒臂,荫庇下方生灵。
青松之下,立石嶙峋,沉稳如山,平添一缕旷野清气。石畔两朵红牡丹灼灼绽放,以朱砂层层敷染,水色交融,仿佛芬芳可闻。其形丰润端庄,其色浓丽不俗,花王之姿昭示富贵吉祥,与苍松刚柔互济,暗喻荣华与气节并可兼得。
牡丹花后,寒梅斜出,一枝清癯。淡墨写枝,藤黄点蕊,与牡丹形成鲜明对照,悄然诉说冬去春来之时序流转。虽无浓艳之态,却葆“凌寒独自开”之清傲,与牡丹一高一艳,彼此唱和,共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视觉诗章。
牡丹之前,一丛水仙,亭亭玉立。白瓣黄蕊,多以留白之法显其莹洁;叶以淡绿中锋出之,柔中带刚。此花素有“凌波仙子”之誉,象征高洁与如意,水色交融,仿佛芬芳可闻。 其位置于前景,既增画面层次,更以清雅之质中和牡丹之秾丽,收浓淡相宜之妙。
画面左侧,尤见生机流转:一只雄鸡朱冠高耸,金翎熠熠,墨尾垂云,正轩昂回首,似赏似唤,留恋无边春色。身旁五只雏鸡,或黧或素,或啄或跃,憨态可掬。雄鸡之英挺与雏鸡之稚拙,相映成趣,形神兼备。地上嫩绿轻染,数笔土色横点,便觉春泥酥软,万物萌发。
整幅作品笔法凝练,柔中蕴刚;墨色氤氲,浓淡得宜;构图疏密有致,气脉周流,生生不息。
名曰“春艳”,不独言牡丹之艳、寒梅之俏、水仙之雅,更以松之常青、鸡之欢动,昭示春日的蓬勃生机与永恒希望。画家笔墨间,深蕴对自然与生活的挚爱,令观者在审美徜徉中,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与祥和之气。
正所谓:松寿常青伴花红,丹翎晓色共春艳!
潘龙华
于 2025年8月24日
注:图中照片系摄影家杨惠民,宋保华两位老师所摄。
图1、2,公司即景
画家赵竹鸣
书画家汤其耕与程多多。后为宋保华
《春艳图》
三位画家合作又一幅小画
笔者与朱海总经理

饭店小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