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五绝3首,五律3首,七绝24首,七律10首,词20首,现代诗4首,散文1篇,短篇小说1篇。(无作者简介者皆为淄博市沂源县人)
【五绝】
莲荷美
文/广夫(新韵)
天低乱絮飘,夏日李桃娇。
最喜莲荷美,鸣蝉闹柳梢。
(作者86岁,青岛大学教授)
秋 夜(通韵)
文/不忘初心
斜月掛松林,清霜滿地银。
星稀雁无迹,天静鹤來临。
闻秋怀远
文/宛扬
迎秋暑气昂,久旱豆秧黄。
祈雨无云季,巡番架电廊。
(作者57岁,在民建中央工作,目前在中亚一带一路建设中担任工程监督。)
【五律】
处暑翌日雨(二首)
文/黄河岸边人
其一
处暑初临后,风雷次日加。
乌云翻旷野,骤雨打残花。
叶动千珠落,云开一线霞。
凭栏听淅沥,凉意透窗纱。
其二
残暑随风散,新凉借雨生。
荷翻珠跳乱,竹洗叶垂明。
稻浪千畦润,蝉声一树清。
凭窗听簌簌,秋信已潜成。
(作者80岁,菏泽学院教授)
阳 台
文/陌上花开
一隅方寸地,却是最朝阳。
次第盆栽秀,氤氲花卉香。
晨清观曙色,夜静览星光。
有椅闲时憩,烹茶惬意尝。
【七绝】
热
文/广夫
伏天已去热难当,陇亩禾苗枯痩黄。
敖广应知天下苦,和风细雨降清凉。
酷夏遐思
文/午后茶
酷夏暑蒸苦日长,手摇蒲扇盼秋凉;
秋凉过后寒冬至,又盼春风绿柳杨。
立秋三则
文/黄河岸边人
其一
一叶惊风始报秋,蝉声渐老柳梢头。
忽见云脚低垂处,雨打新凉入小楼。
其二
梧桐影里觅金声,夜半灯花识浅清。
莫道暑消无印迹,萤光犹向草间明。
其三
闲数庭阴觉日长,手中纨扇敛微香。
西风未改青山色,先遣芦花试浅凉。
处暑六首
文/黄河岸边人
别夏
蝉声渐老柳梢黄,暑气潜消夜未央。
一枕新凉辞旧梦,荷风犹带晚花香。
迎秋
金风暗度稻粱肥,陌上云轻雁字飞。
莫叹梧桐先落叶,枝头桂子正催诗。
处暑闲吟
闲步东篱菊影疏,斜阳影里数归舟。
忽惊一叶庭前落,始信人间已近秋。
秋夜
露湿空阶月满襟,书窗灯火映深林。
虫声织就三更韵,半是清凉半是心。
丰年
处暑田家刈获忙,车声轧轧碾新粮。
天公若许晴三日,廪满何何须祷上苍。
秋思
蝉声渐歇露初凝,梧叶敲窗夜气清。
莫道新凉无别绪,一笺雁字写离情。
乙巳处暑前夕暴雨
文/沧海一粟
骤雨急风迎处暑,电光闪闪伴惊雷。
开窗放任玉珠进,落入杯中胜旧醅。
篱秋绪
文/宛扬
风凉荷老树蝉愁,夏去茱黄音韵休。
菊瓣初芳霜未起,中官在路使先筹。
步韵和宛扬
文/沧海一粟
纷飞战火使人愁,嗟叹西方兵未休。
大国欣然歌盛世,复兴路上拔头筹。
独阳立秋
——和杜涛《白河晚归》
文/宛扬
白河水涨卷云低,菊暮凉生界岭西。
六棵石榴栽博望,一行雪鹭出伊犁。
赠新诗友北至山人
文/沧海一粟
天高云淡秋风爽,新友远来自洛阳。
最是工于长短句,苏辛真味语中藏。
见新诗友入社有感
文/紫凝
一变金风觉夜凉,料吹爽籁到洛阳。
八荒四海得相聚,红叶社中诗引觞。
见新诗友入社有感
文/野百合
琼楼玉殿聚贤才,雅韵清词笔底来。
莫道官高无暇日,偷闲也上凤凰台。
秋过泗水雨绪
——和野百合《琼楼玉殿》
文/宛扬
宛城自古出英才,泗水流南入汉来。
春艳秋黄村岭幻,龙藏虎踞石林魁。
新秋强说愁
文/空濛
风雨悠悠云满楼,山河万里已含秋。
心潮逐浪上眉宇,自叹时光如水流。
立 秋
文/梦拥满月
秋来无事弄琴弦,蝉泪声声落院前。
双柳阶前为听客,月明浓露夜深还。
答诸诗友
文/青阳
云上高楼盖八荒,九天极目落繁霜。
平心世事无争度,应似庄周与楚狂。
步韵和青阳
文/沧海一粟
勤于学问不能荒,纵使古稀鬓染霜。
老酒一壶浇冷砚,龙蛇笔势岂轻狂?
贺紫凝参加社会工作
文/沧海一粟
笼中久困金丝鸟,虽享清闲不见天。
海阔山高飞出去,凌虚御风赋新篇。
【七律】
流星雨
文/紫凝
并肩相看夜无尘,云母屏开河汉新。
乱舞秋萤先散绮,乍凝光雨更生银。
韶华弹指曾为客,沧海回眸有一人。
不与流星飞逝去,乖乖做我掌中珍。
墨香书韵
文/广夫
岳阳楼记启华章,楚地才多湘澧长。
沂水蒙山鹅池碧,洞庭云溪翰墨香。
羊毫竹管遍天下,宣纸徽砚驰四方。
国粹丰盈滋沃土,传承晋韵颂名堂。
海上秋光
文/野百合
气爽天高云自悠,宜人秋色入眸收。
蔚蓝波涌千层缎,雪羽鸥翔万点舟。
翼掠晴光裁锦画,声衔白浪谱清讴。
桃源世外何须觅,海上仙山似可求。
中 伏
文/黄河岸边人
中伏炎光酷若煎,苍穹少雨火云连。
街衢倦客汗如注,林樾鸣蝉声欲绵。
昼永难消心底躁,夜阑犹感榻中燃。
盼临爽气驱溽暑,好共诗情向碧渊。
立秋后首雨
文/坐看云卷云舒
一场秋雨一场寒,暑气旌摇散又攒。
槐蕊婆娑青枣坠,豆花姹紫柿轮团。
天从黄道风始劲,地绘蓝图叶欲丹。
漠北雁翎纷待下,好装承露茂陵盘。
金秋喜见果蔬上市
文/坐看云卷云舒
其一
一冽秋风丰稔动,远乡近里果蔬香。
五颜六味充华肆,百珍千奇入桂堂。
厚报年年时有信,浇薄户户运无伤?
朵颐大快安平乐,莫忘芸芸战大荒!
其二
人穿苍茫汗流阡,袅袅游丝醒冻川。
云雾山头三遍药,晨曦韭坳首刀田。
风雹雨雪寻常事,顺逆悲欢乱奏弦。
淬炼香泥精幻化,神州果美菜蔬鲜。
步韵和坐看云卷云舒七律其一
文/沧海一粟
暑热可催瓜果长,金风万里送花香。
感恩总得祭先祖,报喜应该告庙堂。
盛世昌隆争富裕,山歌大雅必无伤。
乡村美丽农家乐,骚客挥毫业未荒。
爱上古风
文/陌上花开
学海流连浑忘寐,香笺浅墨素心怡。
临窗对月移孤影,倚案观书蹙两眉。
苦觅新词堪入韵,漫思旧梦好题诗。
谁人夜静敲平仄? 志趣相和伴我痴。
秋日私语(新韵)
文/夏之梦
又是秋来淡荡天,朝生玉露晚生烟。
篱菊未绽先沽酒,梧叶犹存且蔽蝉。
久客无端思旧曲,长宵有意透新寒。
白头若许赊一梦,可允春花对月圆?
【词】
青门引·半山晓雾
文/北至山人
晓雾分林杪,叠嶂浅藏云表。山崖掩映复朦胧,浮烟聚散,半露翠峰峭。
晨光渐透松阴曜,素练垂空倒。倚栏欲辨真境,一襟湿袂闻啼鸟。
(作者67岁,曾任民政部地名司司长)
荷叶铺水面 · 忽桥秋绪
——胡嘉清陪都行
文/宛扬
秋临剑左,轻车过忽桥。辕迎翠院胜春娆。出门执楚韵,誉满厂房艺檩高。
山南竹海潮。宛城应上召,九技领尽风骚。道助势方高,佛引路常通,安不豪!
荷叶铺水面·(依韵和宛扬)沂蒙夏日
文/沧海一粟
重楼绿树,青山玉带飘。沂蒙夏日也妖娆。凭窗放眼望,万物竞争不寂寥。
依然热未消。清茶可解暑,淡酒可解心焦。再泼墨挥毫,大纸录离骚,情更高。
东坡引·秋过贵人乡
文/宛扬
宛秋多夜雨。黄花结辰露。泉庄寺里寻槐树。舂陵临白溆。
盈天杰气,逸隐麦黍。新莽矢、无藏路。昆阳溃莽河间序。家邻文叔处。
卜算子 · 中伏
文/黄河岸边人
中伏暑威狂,赤日高悬照。大地如炉热气蒸,街巷行人少。
槐荫觅清凉,静听蝉声噪。盼得金风送爽来,好把炎氛扫。
浪淘沙令 · 中伏
文/黄河岸边人
热浪卷云空,酷暑蒸笼。蝉鸣蛙鼓震耳聋。玉米高粱争吐穗,稻谷香浓。
盛夏沐熏风,诗意无穷。挥毫泼墨写从容。伏案疾书寻雅趣,其乐融融。
西江月·处暑雨后
文/黄河岸边人
暑气潜消夜半,急霖碎打轩窗。晨来两度洗新凉,叶底秋声暗涨。
簟卷残温犹在,风衔远信初黄。闲斟清茗对苍茫,一岁荣枯自赏。
眼儿媚 · 初秋
文/黄河岸边人
新菊初开小庭幽,归雁过南楼。梧飘一叶,蝉吟疏柳,好个清秋。
轻罗已觉微凉透,渐向晚香浮。西风满院,月明如水,人倚阑头。
一七令 秋
文/黄河岸边人
秋。
云淡,风悠。
枫染赤,稻垂稠。
霜凝菊冷,露重蝉收。
雁行书远岫,渔火映孤舟。
夜半笛惊客梦,篱边月照清愁。
千山暮色归心切,一盏乡思寄玉钩。
天仙子·荷塘秋色
文/青阳
独抱寒漪为水客,零落秾华清骨立。任他风雨不低眉,淬霜身,怀雪魄。犹有冰心通太极。
凤凰台上忆吹箫 · 自嘲
文/芸苓
如梦浮生,锦年若水,飘零恰似孤灯。最怕是、千杯入口,愁恨难停。夜过三更鼓罢,风瑟瑟,携雨声声。离人泪,点点落襟,肠断伤情。
谁曾理弦月下,吟旧曲,松涛且伴清名。世间事、悲欢聚散,莫与天争。从此长歌作别,含笑去,相见无凭。君知否,花落寂寂三生。
更漏子·燕阳荷老
文/宛扬
春隐荷蓬榴枣露,菊苞竹瘦蝉稀。茅庐四合草藤萋。漫过苋椒畦。
篱宅远,念望瑶池。西母仰颂王诗。天山上下鼓琴琵,翘将都护期。
更漏子·步韵和宛扬
文/沧海一粟
园内满塘皆菡萏,叶如斗笠萍稀。假山之下草萋萋,蜂蝶绕花畦。
提起笔,忆鹅池,兰亭信步吟诗。嗟乎物换且星移,惜余年有期。
长相思·西红门外立秋思
文/宛扬
帐胡杨。别胡杨。春隐荷开桂又芳。冬云压北邙。
院重霜。鬓重霜。塞险风高冰锁廊。莫临瑶浪伤。
撼庭秋 初秋
文/黄河岸边人
霁空云淡风袅,正爽秋初到。碧梧犹翠,新蝉尚响,藕花娇好。 东篱菊蕊,西园梨枣,暗香浮绕。更欣逢明世,尧年舜日,物华天宝。
水龙吟
文/凭🐟 宴
天涯倦旅十年,如今何处归孤鸟。复州故地,沔水岸北,东岳古庙。把菊东篱,扶香庭桂,斜阳秋草。有邻屋鸡唱,后湾远吠,唯闻此、眠方好。
世事纷繁皆扰。管他些,贤愚肖小。匆匆节序,白云苍狗,年华易老。布鞋走泥,破衫沾露,西风吹帽。到徐鸳赶长,毛嘴防旧,紫荆过早。
(作者39岁,江苏南通华能电力公司工程师)
河满子·闻蝉谒舂陵绪
文/ 宛扬
淯水南流西顾。岗前江汉奔去。浪参光武汉槐处,霏润贵人乡渡。西湖寺中银杏,三堰营藏龙溆。
少入临溪学府,画栋书声秀故。闻蝉望远八方抚,省理满头霜缕。闻令胡笳筑宅,五罕追周礼护。
甘州曲·维多利亚湾绪
文/宛扬
夏来青岛舍维湾。南浪翠,北林暄。弟家嫁女宴湛山。亲友发和田。行宛洛、燕意栈桥澜。
华堂柴院代崇贤。宗万敬,海僧先。火烧庙殿有碑传。邻海慕张骞。中亚别、能建置旌幡。
近七夕次韵少游《鹊桥仙·纤云弄巧》
文/黄河岸边人
璇穹转斗,云裳初展,灵鹊殷勤引度。双星一诺重千钧,岂在计年光历数。
虹梁架月,香车碾露,银汉新开仙路。若教此夕即长生,何必羡尘寰朝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原玉: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现代诗】
立秋之夜
文/田欣平
满月高悬,
山色凝重,
溪水叮咚,
时钟匆匆,
佛泉仙府的夜啊,
是如此宁静。
我悄悄地起来,
悄悄地走向帘栊,
一下子拉开窗帘,
让带着露珠的月光
倾泻进来,等会儿
把她们收入梦中。
深山里的温度
与市井截然不同,
芳香袭人的凉气,
让我打了个激灵。
我仔细地倾听着
远处稀疏的蛙鼓蝉鸣,
墙脚下焦虑的促织声。
在一片朦朦胧胧之中,
我凝视着院子里的
葫芦丝瓜挂满架,
远处的苹果像一盏盏
小小的熄灭了的灯笼。
盛夏正一步步向秋靠拢,
我感受到了他们交接的庄重。
在饯别的华宴上,
醉了,沂蒙!
醉了,星星!
2025年8月7日
雨落七夕
文/黄河岸边人
七夕的雨
似银河倾泄的相思
淅淅沥沥打湿了鹊羽
那密密麻麻的雨线
可是织女的泪
千般愁绪
万缕情丝
洒落在人间大地
我站在雨幕里
遥想那古老的传奇
这一场雨
仿佛让时光也变得旖旎
2025年8月30日
病房里(二首)
文/青阳
(一)母亲的手
母亲
含化太阳的手心里
是我涨潮的心
涌出大海
被打湿的牵绊,是今夜
零零滴落的秋露
冉冉生长
今晚的明月病容薄凉
而母亲的手,红扑扑热乎乎地
热气腾腾地向往明天
(二)等待
ICU的门吱扭一声,
就像老鼠的尖呼
还转个弯儿
“7床家属在吗”
“2床在吗”“9床在吗"
“某某某家属在吗”
一排排冰冷坚硬的座位上
立刻扫射出
摄像头般全方位的眼线
行还是不行,好还是不好
生还是死,每个生命都在
等待一个宣判
从这一秒开始
被按下生死计时器
我在门外等待,却默默地念出
顾城的那两句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年8月15日
【散文】
回 家 随 记
文/大鹏长空
今年热的早,热的长,从四月底一直持续到现在,三个半月多的时间了。实在令人难耐!
其间,我回家次数不多,一个月至多两次罢了,不妥!不孝啊!今天虽然还是很热,但决定回家陪老父亲吃顿午饭。
我怕热,更怕蚊虫叮咬,这是我每年夏天回家次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每年这个时间,也是老父亲集中精力摘花椒的时候,我回去不仅帮不上任何忙,还耽误他干活。
两周前,也就是上一次回家时,父亲用电饼铛烙的黄灿灿的韭菜塌包子,不大不小的,我一连吃了七八个。每每回味,余香在口,多次在电话中与老父亲谈及。
这次回家还没动身,我就打电话让他先和好面,我买韭菜带回家,今天中午再烙韭菜塌包子吃。他反复叮嘱我,一定要买细韭菜。
今天回到家后,因为比上一次准备的更加充分,不到一小时功夫,又吃上了一顿香喷喷的韭菜塌包子。看到我吃的那个香劲,父亲笑着说:“烙好韭菜塌包子,必须用细瘦的韭菜,面皮要擀的薄一些,多放馅子。”
老父亲从年轻就会做饭。虽然母亲病故已经21年了,他自己一个人在家,但我们从不担心他吃不上饭,他会变着花样做饭吃。现在虽然76岁了,我们每次回家,依然是他炒菜做饭给我们吃,根本不用我们插手。
午饭后,外面热浪滚滚。我们在屋里吹着大风扇,我躺在木头沙发上,他躺在躺椅上,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又拉起闲呱。
老父亲说:“今年摘了600多斤鲜花椒,直接旱死了,不压沉,没分量,价格刚开始忒便宜,当天摘当天卖,总共卖了1200多块钱。”
我一阵沉默不语,心里很不是滋味。花椒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我们沂蒙山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即使农业产业结构多次调整,因为它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大规模种植苹果、桃子后也没有取代它。
它的成熟采摘期正好在夏天最炎热的时候。花椒朵长在结满刺针的花椒树上,一枝枝错乱交缠在一起,摘起来十分费劲。头顶烈日,站在地头、堰边、田野、山坡上,汗水淋淋,浑身湿透,蚊虫叮咬,奇痒无比,伸、拉、举、拽,手指在刺针间不停的飞舞,如果一不小心,手指让刺针扎一下,渗进花椒水,会长时间一阵麻痛。
读小学、初中时,我们放了暑假,主要任务就是跟着大人摘花椒。不禁又想起初中时一个暑假里,我热得累得实在不想摘花椒了,坐在地头和母亲吵了起来。母亲说:“不想摘行啊,好好上学就是了,你看看人家本生、长宏、长永、长娟他们,考上学就不用摘了。”
往事如昨,又在眼前。我始终认为,摘花椒是天底下最累最苦的农活。
我在沙发上侧过身来问了父亲一句:“你就不嫌热蛮?”“我早晨起来早去,不到11点就回来。下晌4点再去,前后摘了45天。”父亲接着说:“这几天,我又摘酸枣子卖,卖了两三百块了。闲着也是闲着。”我恶狠狠地回了老父亲一句:“明年,我就找人把花椒树全砍了!”
老父亲赶紧转移话题说:“南坡杨传吉家的孩子,还有四队长旺家的孩子今年都考上博士了!”
在我们瓦屋河这穷乡僻壤里,又出了两个博士。“不容易啊!小孩真争气!”我仰着头,两眼盯着屋顶回应着父亲,眼睛不禁湿润起来。
遥想当年,为了考出去,为了不再摘花椒,我也是很努力学习的。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让我在高中二年级下学期一度焦虑不安,难以正常学习。父亲领着我到处求医,还找神婆看过,几乎没有效果。
又先后两次到沂水县中心医院,最后一次做了CT检查,器官上没有任何问题,最终内科医生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此后,吃了不少谷维素,睡觉枕着内装茶叶渣子缝制的枕头,父母也不再要求我能考什么学了,考个什么样算什么样,考不上就回家。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神经官能症也就是轻度抑郁症。
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午3点。父亲爱干净,不养鸡狗鹅鸭,院子里很静,没有什么声响。虽然天气炎热,但能静下心来。心静自然凉,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
一阵狗叫声传来,侧耳细听,这是真正的狗叫声!
2025年8月16日
【短篇小说】
离 职 以 后
文/玉德
暑假过后,高校长从第二小学调到了实验中学,职务由校长变成了督导员。因为,他今年已满54周岁,按规定,应该退居二线了。
调令下达之前,分管政工的周副局长在人事科同人事科长一齐与他进行了座谈,周副局长代表局党委发表了意见,说:高校长从教三十多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课堂教学做起,从抓业务起步,到主政一校全面负责,一步一个脚印,做出了优异成绩,无论在教学研究还是学校管理及建设发展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建树,是我县不可多得的研究型工作者、管理者,本应该进一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为我县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你是知道的,对于当前政策及副局级以下干部离岗的规定,我就不多说了,今天要和你说的是到新岗位后的任务,那就是以休息和养生为主,致于督导什么,怎么督导,你自己看着办,作息时间也没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局里也和郝校长讲明了,你一个人一口办公室,有什么不满意和要求,你可以和郝校长说,也可以直接对我提。
高校长当场表示,服从组织安排,感谢领导的照顾,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
对于组织上对自己的安排,高校长并不惊奇和不满,这几年按规定年龄离岗的同事一个接着一个,相比之下,组织上给自己的定位是不错的,也留足了面子,至于怎么评价并不重要,那不过是些过年话而已,根本没放在心上。但如果从此闲下来研究养生,还真的一时转不过这个弯来,他自我感觉良好,身体还没有什么大毛病,高校长决定一如既往照常上班,至于如何开展督导工作,先熟悉熟悉环境,了解了学校情况后再说。
实验中学对于高校长来说并不陌生,以前经常来这里学习和开会,学校布局了如指掌,学校领导班子全部熟悉,大部分教师也都认识。对于高校长的到来和职务安排,学校老师也早已知晓,见面大老远的都主动打招呼:高督导好!嗐,以前习惯了高校长的身份,乍一听高督导的称呼,还很有些不太习惯。
其实,不大习惯的事才刚刚开始,往后一件接一件的,让他无所适从,从打退堂鼓到闭嘴无语。
社会有风气,个人有习惯。转变社会风气不易,改变个人习惯更难,习惯成自然,积习难改。高督导主政学校多年,为官一任主事一方,事无巨细,养成了勤说直说当面说的习惯,职责所在,也顾不得“话多了伤人”的警示,再说,以前很多人是”敢怒不敢言",高督导并没有感觉出有什么不妥。
高督导早来晚走,上班前站在学校大门外边迎接老师进校,放学后站在大门里边送老师们回家,他想借此机会熟悉全部教职工,也想建立起与教职工的感情,本意很单纯。他的这一举动却被个别老师认为是高督导在检查督导,由警惕到不满,由心里嘀咕到小组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还真的把自己当成督导了!
问题是,高督导当事者迷,还在我行我素,这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上班了,老师们上课的上课,办公的办公,高督导闲来无事,不是在校园里转悠,就是在走廊里蹓跶。一天上午他发现一个年轻女教师一边吃饭一边办公,还一边谈论着什么,忍不住上了心,还真的让他发现了办公时间在办公室吃早饭的大有人在,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郝校长。
有一天上午,高督导见一女人提着一大盒蛋糕进了幼儿园,他好奇地截住送蛋糕之人问了个明白,原来是幼儿园里谁家的孩子要过生日,家长就买个蛋糕送到幼儿园,全班孩子分而食之,共唱生日歌祝贺。他认为是不良习惯,找到幼儿园长陈述利害要求改正。
这么一件那么一件,郝校长心里不痛快,嘴上还忙不迭的答应着,可老师们却不买账,在老师们心里,他便由高督导变成了高老头,对他的态度由主动搭讪慢慢的到爱搭不理,后来就形同陌路视而不见了。高督导自觉无趣,意识到督导不是校长,管不住人了,这时他才想起了周副局长和他的谈话,于是,上班的次数就渐渐少了,但无人过问,不去上班了,也无人追究,好处是工资照发不影响个人收入。
高督导自觉离开学校回归了家庭。周末儿子、儿媳妇带着4岁的孙女来家,他很高兴,同孩子一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b、P、m、f,高督导变成了爷爷高老头。
儿媳妇见状很高兴,觉着把孩子交给公公看管应该没错,就把自己的母亲送回了老家。高老头哄孩子玩,喂孩子饭,教孩子学习,搂着孩子睡觉,从早到晚,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严格要求和执行。孩子一会儿学习,一会儿玩耍,一会儿听故事,觉得很新鲜很愉快,所以很配合。再说,爸爸妈妈从小无数次地告诉她,爷爷是老师是校长,本能使她对爷爷崇拜中还有些许的惧怕。
都说劳动创造了人类,但国家教学计划中取消了劳动课,学校里自然就淡漠了劳动教育,对此高老头是持有异议的,也无法理解。计划生育的一孩化,让年轻父母们把孩子当成了宝贝,没有几个孩子做家务会劳动的,高老头总觉得不是一种好现象。在与孙女相处后,就有意无意地让孙女接触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把零乱的玩具归整好,吃饭时拿双筷子搬个板凳,做饭时让孙女一齐择择菜等,小孙女很乖很听话,愉快的做这做那。可这种做法与老伴的理念完全相反,她不认为这是一种劳动意识教育,是自己懒惰,拿孩子不当孩子待,坚决不让孩子干活,并当面教孩子“不要听你爷爷的,要干他自己干”。高老头觉得老婆子的思想不对,不应该这样娇惯孩子,他知道,孩子小时候不干活,到老也不会勤快,可老伴的理棒棒的,"懒人有懒福,泥胎住瓦屋″,老高拗不过她,他也不想守着小孩子与她发生争执,便息事宁人作出让步,他没想到实际上他算是败下阵来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高老头领着孙女走进了大自然,小溪的涓涓细流洗净了小脚丫,山坡土堰上的酸枣让小嘴尝到了又酸又甜,一个不小心一个出蹓滑孩子摔倒了,孙女的裤子扯出了一条半拃长的三角型口子。老高很自责,心疼孙女,也心疼那条新裤子,回家来找出针线用心把那口子缝了起来,尽管针脚大小不大统一,走势不大整齐,自觉无伤大雅,孙女还拍手笑着说:"嘻嘻,蚂蚁排队啦!”遗憾的是好长时间也没看见孙女再穿过那条裤子,问了一下孙女才知道:“早让妈妈扔进了垃圾桶啦!”得知如此,高老头心里好大一阵子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一盘刚刚出笼的馒头被老伴端上了饭桌,孙女拍手欢呼:“噢~,吃大白馍了!”伸手抓起了一个,“哎呀!”孙女瞅瞅掉在地上的馒头呆呆的望着爷爷。“没烫着吧?”老高关切的问着,拾起馒头放在了自己面前,安慰孙女后,老高吹了吹那馒头自己吃了起来。另一回,一大碗土豆炖排骨摆在孙女的面前,爱吃肉的孙女急得手忙脚乱,一筷子没夹紧,一块排骨掉在了地上。高老头让孙女另夹一块吃,自己拾起地上的排骨吹了一口气放进了自己的嘴里。这些不经意的举动,让聪明的孙女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中。过后不久,孙女自觉把掉在地上的一小块火烧拣起来吹了吹吃了,高老头假装没看见,心里暗喜,这孩子知道爱惜吃食了。
一天上午,高老头领着孙女去公园玩,看到一个骑电动车的阿姨被矿泉水瓶子绊了个趔趄,便招呼孙女去拣起了瓶子。孙女要了去在公园的球场上一会儿往远处扔,一会儿往高处抛,高兴的了不得,后来又在球场边上拣了一个矿泉水瓶,爷孙俩比赛看谁扔的远,谁抛得高,嘻嘻哈哈玩了个不亦乐乎。兴奋的心情有增无减,回家的路上两人又进行着谁拣的瓶子多的比赛。这一幕恰巧被儿媳妇看到了,憋了一阵子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你就这么教育孩子的?再让你带孩子还不带出个拾破烂的窝囊废?
儿熄妇带着孙女走了,午饭也没吃。老高的心情坏透了,其后果也很严重,几天后孙女去了幼儿园,十天半月的也不来一趟。偶尔来一回,娘俩就象领导视察一样,挥挥手打个招呼,无关痛痒的寒暄几句就走。对这不冷不热的态度,老高心里憋屈,老伴憋了一肚子邪火,找个理由就教训他一顿。
惹了祸的老高在家里没了话语权,只能忍气吞声。但积习难改,偶尔小酌兴奋,就开始滔滔不绝,那手也控制不住挥舞起来,自然又招来老伴的一顿讥讽:“看你能的,比手划掌的怎么不上舞台,不上春晚啊?!”是啊,毛主席有十大教授法,第七条就是以姿式助说话。为了练就“说话象演讲家,打手势象表演家”的本领,年轻时真下了不少功夫呢,现在却成了轻浮、不守本分的表现。
无聊中,老高思绪万千。离职以来,不过才短短半年时间,自己就从“负责制”的单位“一把手”、“一支笔”坠落成了不受待见的迂腐老头子,这巨大的落差和转折,让他倍感挫败与失落,百思不得其解,抑郁寡欢,身体消瘦,精神一天不如一天。
2025年8月6日
————————————
顾问: 爬过浮山的鱼
穿西装的土豆
金罂粟
主编: 沧海一粟
副主编: 青阳
编 委: 玉成 野百合 芸苓
紫凝 夏之梦
陌上花开
刊头题字: 广夫
社名题字: 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