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熟的人,向来是极多的。他们一见你,便如故交重逢,亲热得紧,拍肩搭背,笑语喧哗,仿佛与你已有十年八载的交情。你尚在踌躇如何称呼,他们却已直呼你的小名,问长问短,将你的家世、职业、乃至私隐,皆一一探问,毫不避讳。
自来熟者,大抵是极伶俐的。他们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将芝麻绿豆之事说得天花乱坠,使人不由得信服。然而,你若细察其言,便知其中空洞无物,尽是浮泛之词,毫无真意。他们说话时,眼睛常常左右顾盼,仿佛在寻找更值得攀谈的对象,又或是在打量你的价值。他们的热情,如同夏日的雷雨,来得急,去得也快,转眼间便无影无踪了。
至于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更是不可轻信。他们张口闭口便是“道义”、“良心”、“操守”,将天下大事挂在嘴边,俨然是道德的化身。然而观其行止,却往往与之相悖。他们所说的仁义,不过是要求别人仁义;他们所讲的道得,无非是冀望别人遵守。而自己,却常常在暗地里行那自私自利之事,将好处尽收囊中,将责任推与他人。
我曾见过一位先生,日日高谈阔论,言必称“天下为公”,行必讲“舍己为人”。众人皆以为圣人再世,敬之重之。不料后来竟发觉,此人将公家财物尽数据为己有,对下属苛刻至极,甚至连亲友亦不放过,但凡有利可图,必千方百计攫取之。问他何以言行不一,他却振振有词:“我之所为,正是为了更大的善。”原来他的仁义道德,不过是遮羞的布幔,自私的盾牌。
世上之人,形形色色,真假难辨。那表面冷淡的,或许内心炽热;那沉默寡言的,可能一诺千金。反倒是那些过分热情的,过分道德的,最须提防。他们的热情与道德,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工具与手段,用以迷惑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心隔肚皮,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与其轻信那些自来熟和满口仁义者,不如珍惜那些平淡如水、真诚如镜的交往。真朋友不在多,而在真;真道德不在言,而在行。
世人多喜欢华美的包装,却不知朴素的内容最为珍贵。那些乍见之欢,何如久处不厌?那些夸夸其谈,何如默默践行?人生在世,能看清这一点,庶几可免许多失望与欺骗。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