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绛珠草畔说前因,
十丈红尘证旧身。
莫道狐缘终是幻,
情天恨海有真人。
—— 轮回几度空抛泪,
风雨千年未损心。
若问此编何所记,
桃花血绣白头吟。
啼痕犹染三生石,
痴骨能销百劫尘。
且看星霜频改换,
始终不负眼前人。
——
第一章 荒山夜雨遇孤仙
乾隆三十七年,山东大旱,自春徂秋,滴雨未降。沂州府沂水县书生柳清明,年方十九,眉目清朗,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独自跋涉在龟裂的黄土道上。
眼见日头西沉,乌云骤聚,清明心道不好,这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暴雨将至,何处容身?正焦急间,忽见山道拐弯处露出一角飞檐,急步上前,竟是一座破败古庙。门额上“山神庙”三字已斑驳难辨,门前石阶缝中野草萋萋,高及人膝。
甫入庙门,大雨倾盆而下,哗啦啦如天河倒泻。庙内昏暗,蛛网纵横,神像金漆剥落,露出灰黑泥胎,唯神案上一盏油灯忽明忽暗,映得四壁黑影幢幢。
清明放下书箱,整理湿衣,忽闻异香扑鼻,似兰非兰,似麝非麝。转头望去,但见一白衣女子自廊柱后转出,云鬓雾鬟,肌肤胜雪,手提竹篮,内盛鲜果数枚,红艳欲滴。
“公子避雨辛苦。”女子声音清越,如昆山玉碎,“山野无甚招待,些许野果,聊以充饥。”
清明愕然,深山中何来如此女子?然观其仪态端庄,不似妖邪,便拱手道:“多谢姑娘。小生柳清明,沂州人士。敢问姑娘芳名?何以独居这荒山野庙?”
女子浅笑:“奴家姓胡,名婉娘。随父亲隐居山中,今日父亲外出采药未归。”言罢递过一枚山桃,“公子请用。”
清明接过山桃,但觉入手冰凉,异香更浓。二人于神案前席地而坐,婉娘谈吐雅致,于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更兼知晓古今逸闻,清明听得入神,竟暂忘身处荒庙。
不觉雨渐歇,残月破云而出,清辉透过破窗洒入庙中。婉娘忽起身:“夜深了,公子安歇吧。”言罢翩然而去,衣袂飘飘,竟不闻脚步声。
清明卧于草堆,辗转反侧,鼻端似有余香。忽闻窗外窃窃私语,悄起身窥视,见婉娘正与一驼背老妪立于月下。
“姥姥放心,此人正气浩然,非歹类。” “丫头谨慎,莫忘百年前之劫...” 老妪声音嘶哑,如鸦啼夜半。清明心惊,再窥时,月下已空无一人。
次日清晨,鸟鸣啁啾。清明醒来,欲寻婉娘辞行,绕至庙后,但见荒草萋萋中孤坟一座,碑文漫灭,唯“胡氏女婉娘之墓”数字依稀可辨,旁刻“万历四十年立”。
清明毛骨悚然,踉跄退后数步,忽觉手中硬物,摊开一看,竟是昨夜所食山桃之核,已然漆黑如墨。
第二章 古宅奇缘识真容
清明慌不择路,奔下山道,却在密林中迷失方向。辗转至日过中天,忽见前方山谷中楼阁连绵,朱门大户,气派非凡。
一青衣老仆自门内迎出,躬身道:“家主久候公子矣。”
清明愕然:“老丈识得小生?” 老仆笑而不答,引其入内。但见画栋雕梁,珍奇满目,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堂上端坐一锦衣老者,须发皆白,目光炯炯,自称胡公。
“小女昨夜蒙公子照应,老夫聊备薄酒以谢。”胡公声若洪钟。屏风后转出一人,正是婉娘,今日改穿鹅黄衫子,愈发明艳照人。
宴设水阁,肴馔精美,多是清明未见之物。胡公谈笑风生,婉娘侍坐一旁,目含秋水,不时为清明布菜。席间有青衣婢女奏乐,曲调清奇,非人间所有。
酒过三巡,清明酒酣耳热,忽见婉娘举袖时,腕间隐约露出些许白色绒毛,心下大惊,佯醉不语。
夜宿东厢,锦帐绣衾,陈设精雅。清明假寐,至三更时分,果闻窗扉轻响,一缕幽香先至,婉娘悄入,立于床前良久。
月光透窗,照得伊人面庞如玉。婉娘轻叹:“君子如玉,妾岂敢相欺?实不相瞒,我非人类,乃青丘狐族。然绝无害君之心...”
清明突坐起:“姑娘何必相欺?” 婉娘垂泪道:“百年前,妾遭天劫,得君前世舍身相救。今特来报恩,了此因果。”
言未毕,忽闻门外喧哗,火光冲天。胡公奔入:“祸事了!黑山老妖知有生人在此,特来相犯!”
第三章 患难相随见真情
婉娘急携清明从屏风后密道出,但见夜空黑云压顶,妖风呼啸,一巨妖悬空而立,赤发青面,獠牙外露。
“胡家小女,敢私藏生人,违天条乎?”声如雷霆,震得屋瓦簌簌落下。
婉娘将清明护于身后:“此乃我恩人,休得伤害!” 老妖大笑:“尔等狐族,妄动凡心,今日叫你们俱成齑粉!”
婉娘取明珠一颗,吐纳片刻,顿时白光冲天,与老妖战在一处。清明虽惧,却拾起地上木棍助战。混战中,为护婉娘,肩受重创,鲜血淋漓。
婉娘见清明受伤,悲啸一声,现出原形——竟是一只九尾白狐,神光四射,击退老妖。然自身亦遭重创,倒地不起,毛皮血迹斑斑。
清明负婉娘逃至山洞,撕下衣襟为其包扎。婉娘苏醒,见清明不弃,泪如雨下:“君见妾本相,不惧否?” 清明正色道:“形骸虽异,真心如一。姑娘舍身相护,清明岂是负义之人?”
二人相依洞中,情愫暗生。婉娘忧道:“黑山老妖必不肯干休,且妾族规森严,人狐不可通婚。如之奈何?”
清明执其手:“天地之大,岂无容身之处?” 婉娘摇头:“纵逃至天涯海角,天条亦难违...”
正言语间,忽闻洞外狼嚎阵阵,绿荧荧的眸光在黑暗中闪烁,渐逼渐近。
第四章 世外桃源隐仙踪
危急时分,忽有一箭破空而来,正中头狼咽喉。群狼溃散,一猎户打扮的中年人持弓现身。
“婉娘妹子无恙否?”来人声如洪钟,“奉族长之命,特来相接。”
婉娘惊喜:“胡勇大哥!”转而向清明解释,“此乃我族兄。”
随胡勇穿林越涧,至一隐秘山谷。但见桃花盛开,溪水潺湲,屋舍俨然,男女往来种作,衣著古朴,见婉娘皆含笑问候。
族长乃婉娘叔父,须发皆白而面色红润,见清明叹道:“非我不通情理,实是天条难违。人狐相恋,必遭天谴。”
婉娘跪求:“愿废千年修为,做人妻室。” 清明亦跪:“愿折半生寿数,与婉娘相守。”
族长动容,沉吟良久方道:“除非取得三物:昆仑雪莲、东海蛟珠、南山玉髓,炼成灵药,方可脱胎换骨。”
二人相视而笑,异口同声:“便取三物何妨!” 族长乃赠锦囊一枚:“危急时开启,或可保命。”
次日拂晓,二人辞别桃花坞。出谷刹那,回望但见云雾封谷,方才景象如梦幻泡影,消失无踪。唯手中锦囊沉甸甸的,提示前路非虚。
第一站,直指西方昆仑。传闻雪莲生于万丈冰崖,有巨蟒守护,凡人近之即毙。二人跋涉三月,方至雪山脚下,但见峰顶皑皑,寒风如刀。
清明紧握婉娘之手:“纵是刀山火海,亦不相负。” 婉娘嫣然一笑,眼中却含忧色。她深知,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