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冰美系列47》原创/查天生
葬礼在油麻地工厂外的海滩举行。绵延起伏的海浪,一点点的从远方推着一个东西靠近,近看是一个印着泰文“โลงศพ”的独木舟。舟两头各有一摇桨者,神情专注木讷。木舟随海浪渐近,未待靠岸,一个个身影便扑通扑通跃入海中,大家默不作声,轻轻将独木舟上的物件抬下,亦步亦趋,最终安置岸上。旁边已燃起香蜡纸烛,一条白练从撒纸钱的人手中升腾,并有道士念诵经文。客家山歌传来:“黑漆枋子亮油油,亲友亡人在里头。高房瓦屋都不想,丢下儿孙好忧愁...”
叫孝的声音凄厉,仿佛自冥府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抬棺者共八人,于棺材两头加上原木挑梁,横两根,一根两头又各横一根十字排列,前左二人,前右二人,后边亦然。
他们随叫孝的声韵,步伐一致,节奏划一。
(领)老少爷们听号吧 —(和)哈。
(领)喊好喊赖吧 —(和)哈。
(领)多多担待吧 —(和)哈。
(领)咱们手搭金棺了吧 —(和)啊。
(领)咱们二寸高抬了吧 —(和)啊。
(领)咱们慢步前行了吧 —(和)啊。
...
自古抬棺有128杠、64杠、32杠、16杠、8杠之规,其下便为不讲究。这些抬棺人俱是身强力壮、精挑细选的客家汉子。他们进一步退半步,逢桥、转弯、上坡、下坡、过坎,口号不一,众人齐心协力,护送亡人最后一程。一如《埃及亡灵书》中描绘,阿尼的草纸上载:众人护送亡灵,呼号口号,愿牛奶鲜花相伴,愿一切好运俱引,往奥西里斯之天堂。众人一阵附和。
胡赫的棺椁约莫前行二里地,至祭祀处。招娣之声悲恸欲绝,棺落刹那,她披麻戴孝,怀中婴儿亦着短小孝服。招娣抱小儿匍匐棺上,嚎啕大哭。众人见状,不忍直视,或伸手拉劝,或旁语:“让她哭一下吧,哭一下,宣泄了就好。”大家扶着招娣,一时僵持在那里。飘零的烟尘呛得人止不住泪水,纷纷拭眼,一时呜咽咽,好不凄凉。
卓玛于灵柩下葬后,抱一朵鲜花,戴墨镜,祭拜。她唱起了草原葬歌沙格吉陶瓦 ,曲音低沉深远,久久回荡在油麻地新坟的天空。
下一节我们将继续探寻客家人在他乡的故事。
2025/8/30查天生笔于湖镇。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