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 浅语
文/魏巍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薄雾轻轻洒落窗前,仿佛给世界蒙上了一层温柔的纱。
晨起推窗,风里竟裹着几分清冽的凉。眺望窗外花园里的梧桐不知何时染了颜色,才惊觉夏天竟已悄悄退场,成了心底的一段故事。
日子太过匆匆,总以为夏还没走,秋却已悄悄赶来,漫过窗台,漫过寻常岁月里那些不被细察的瞬间。
窗外花园里的梧桐叶还没全黄,只是叶尖染了点浅褐。绿,不是春夏的张扬,而是沉淀后的深沉;黄,不是枯萎的征兆,而是成熟的徽章。风一吹,两三片打着旋儿落在窗台,离散的几片静静落在青石板上,像是给路面缀了几片碎玉。
清秋时节最宜独坐。不必如古人般“把酒对月”,只需一杯清茶,一卷诗笺,半日闲暇,便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诉说人生故事。茶杯里冲泡时的起伏,如人生的跌宕一般,有了世俗与禅意的交织。
白日的秋是慢的。太阳不似夏天那般烈,把光洒得温温柔柔,透过疏疏的枝丫,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影。
坐在窗前翻书,手边瓷杯里的菊花茶花瓣在水里慢慢舒展,飘出淡淡的香。偶尔有鸟雀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叫几声,又扑棱着翅膀飞走,留下枝叶轻轻的晃,影子也跟着晃,晃得书页上的字都软了几分。
透进窗子的风儿将翻至一半的书轻轻合上,杯展里的花茶散发着淡淡的香。
目光透过纱窗落在楼下的银杏树上,竟发现枝头几片叶子也悄悄换了颜色,浅黄掺着淡绿,像被秋阳轻轻晕染过的笺纸,藏着说不出的温柔。
最先接了秋信的是楼下的栾树。前几日还满树浓绿,不知何时,枝桠间冒出了细碎的黄花,一簇簇藏在叶缝里,风一吹,花瓣悠悠落下,铺在树下的石板路上,像撒了层碎金。偶尔有行人经过,脚步轻轻,怕惊了这刚铺好的“金毯”,连说话声都柔了些。
秋日的阳光不似夏日之灼热,亦非冬日之微弱,而是恰到好处的温暖,透过渐疏的枝叶,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的印记。
书上说,邂逅秋天,亦如遇见美好。我想,人生最美好的,应该是与秋天重逢。就像一朵隔年的花,开成初见的模样,只为重逢时那一眼温柔的相认。任凭沧海桑田,辗转枯荣四季的风景与人情,终又蓦然相见。
秋晨,与先生来到小城东郊石海栈道上散步。凝望干枯海面上的那些灰白色的石头,犹如海底的鲸鱼、海龟、海螺,凝固成侧卧酣睡的姿势,石身上的水纹清晰可辨。石浪翻滚处,像极了被岁月磨碎的誓言。
海岸上的树叶渐已染上微黄,恰似被岁月轻轻点染的水墨画。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碎影,宛如岁月的鳞片,记录着时光的痕迹。
清秋的天很蓝,犹如纯蓝的画布,而云,便是画布间仿若无意间滴下的墨迹,最后渲染成各种形状;又如美人低眉时脸上的红晕,只是换了颜色。这般的云,与山涧的水相望相融,虽是脉脉,却终不得语。
揣着海枯石烂的唯美誓言,途径凤鸣湖畔,不想错过凤鸣美景,又拉着先生走进凤鸣海。湖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
岸边的依依垂柳,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恰似与秋风的深情相拥。
湖中的荷,虽已不再如夏日那般碧绿繁茂,但依然矜持地挺立着,承载着秋的诗意。偶尔有一两只白鹭从湖面掠过,惊起一圈圈水花,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对岸吹来一缕风,裹着浅淡的香,不像夏花那样烈,是棉柔的、绕着鼻尖转的甜。湖畔墨绿的枝叶间渐已缀了星星点点的黄,像谁把碎金撒在了叶缝里。心里瞬间溢满温情,大约是感觉到风儿夹裹着故乡的味道吧!
风,依旧轻柔,云,依旧舒展,然而三千落叶围绕的亭台,却显得如此孤寂,那在石海定下的情,是否已随着秋风离散在凤鸣湖畔?
不觉已是黄昏,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橙红。余晖洒在大地上,给凤鸣湖畔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此时的秋风,带着几分慵懒与惬意,轻轻抚摸着脸庞。风卷起一片落叶在湖畔打了个旋,又轻轻落于湖面,脑海里萦绕起浓浓诗情,连浅浅的悲秋心扉也瞬间满溢柔情。
走在清秋里,心便跟着静下来、慢下来,最美的风景,就在抬眸时,恰好的遇见里。
遇见秋,从不需要刻意寻找。它藏在清晨的风里,藏在枝头的叶上,藏在傍晚的云里,藏在橘子的清甜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声势,只带着恰到好处的凉与暖,让人一抬头、一驻足,便忍不住心头一软。
裹着衣袂清风,一身花香回到家,尚在窗前回放脑海里的小城景色,先生大展厨艺,厨房里的菜肴美味瞬间诱惑了我的胃蕾。
饭后,我负责收拾厨房碗筷,先生继续在电脑前与网友对弈下棋,我亦坐在窗边品茶读书。玻璃杯里泡着的菊花茶,干皱的花苞在温水里慢慢舒展,浮在水面,像开了朵小小的黄菊。风从纱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桂花香。
习惯与先生晚饭后去巷口散步。漫步在夕阳的余晖与晚风中,巷里飘来一缕桂香,像谁在空气里撒了把碎糖。
巷子不远处走来一位推着小车卖煮玉米的老人,甜香混着桂香,把浅秋的日子衬得格外软。
一片银杏叶如挥舞着彩色羽翼的蝶,随风儿翩飞到我面前,又缓慢落到地面,我缓缓捡了片落在肩头的银杏叶。叶片还是绿的,只是边缘染了点浅黄,像被秋笔轻轻描了一道。夹进书里,想着等过些日子再翻,或许就能看见浅秋留下最淡的一笔印记。
路过水果店,玻璃柜里摆着刚到的橘子,黄澄澄的堆成小山,闻着就有甜甜的香,忍不住挑了几个,指尖触到果皮的凉,心里却暖意融融。
水果是我每天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舌尖上的慰藉,而众多水果中最爱橘子,觉得橘子有秋天的味道。微酸,略甜,黛绿的外皮。当颜色渐黄,味道越甜,秋意便越深了。
暮色四合时,云也染了色,浅粉混着橘黄,像被夕阳揉过的棉絮。小区花园处的银杏树下,几位老人搬着小椅子坐在树下聊家常,说闲话,话里亦带着秋的味道。
夜里的秋是静的。静的可以听见窗外的风掠过树叶的声儿,轻轻的,像有人在耳边低语。床头柜上放着先生白天新买的柿子,果皮上蒙着层薄薄的白霜,是秋给的甜。闭着眼,想起白天落在肩头的梧桐叶,想起小城的秋景,想起夕阳下的云,忽然觉得,这清秋的日子,慢得像首没写完的诗,每一笔都轻,每一笔却都让人深深记在心里。
习惯睡前翻书,忽然从书页间掉出片去年的银杏叶。叶片早已干枯发脆,却还留着浅黄的底色。原来去年的秋意,早悄悄藏在了书里,等着和今年的秋再次重逢。
索性起身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涂鸦秋色。台灯把纸页照得暖融融的。写着写着,笔尖忽然顿住,窗外微弱的蝉鸣漏进来,混着晚风的轻响,又瞬间打开我的灵感,笔墨划过,洁白的信笺上显现出一行行:小城的景有多美,今天的云有多软,以及傍晚遇见的橘猫有多乖,这些细碎的念想,不用攒着,就随着一呼一吸,轻轻落在稿纸上,成了带温度的字。
遇见清秋,就如与故人重逢,有诉不尽的衷肠;把一个个故事重演,有开始也有结局;又如一场旧梦重温,风能扬成歌,雨能落成诗,花可谢成画,叶能落成离殇。
原来,秋天的每一天,都是限量版的美好。让自己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
秋夜渐深,窗外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窗台,宛如一层银霜。秋风穿过大街小巷,发出轻微的呼啸声,仿佛低诉着秋天的故事。
眼眸穿过窗璃遥望星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浩瀚星河,什么是星光灿烂。密密麻麻的星星,璀璨如钻,点缀在墨蓝的天幕上,亮的耀眼,暗的温柔,明明灭灭间,像谁把碎钻撒向了夜空,神秘又浪漫。
把完稿的文字打包备份,将书轻放枕边,听秋风与落花的缠绵私语。透进窗子的风凉了些,随风儿钻进窗缝里的桂香萦绕枕畔。忽然想起白天落在阳台一隅的银杏叶,不知被风吹到了哪里——或许,也跟着秋天的桂香,悄悄藏进某个温暖的角落里。
此刻,风又挤进窗子,带着桂香和叶尖的凉意。我把窗再推开些,让秋意多进来些——既然它已悄悄抵达,便好好接住这满窗的清秋,接住这岁时里不慌不忙的温柔。
个人简介:魏巍,江苏省作协会员,贾汪区朗诵艺术协会主席,徐州商报驻贾汪记者站负责人。有文艺范,亦有烟火气。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喜欢追逐文学艺术的真性情,喜欢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喜欢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及校园歌曲几百余万字,作品散见各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等。著有文集《爱若烟花》,散文集《剪一缕月光入怀》,合集《花开彭城》等书籍。
